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研 |
人们不论做什么事,对外人展示时总是千方百计的掩藏自己的不足短板,尽其所有展示最为优秀的一面,这是人之常情。不过教学研讨要确保实效、真正成长,首先得真“露短”。
相当的教师不敢接受公开课,存在要么以其为“素身教师”不敢担当,自我底气不足。惯性思维是怕露短。要么接到任务时、教师自身总是使出全身解数反复演练,唯恐露出教学的不足。从设计、准备课总是精雕细磨、反复排练,呈献给大众的是几近完美。当然精益求精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可对于校本常态教研,那就无需这般了。教师的成长更替、从不无名到有名、从普通走向优秀,需要实战的经历,暴露短板、直击问题、解决问题何尝不是飞跃?
教学观摩与研讨最终目的是为解决问题,是补短板的。教师可以换个角度想,露出短板集大家之力、之智来补机之短促我成长,何乐而不为?学校组织者可以,真实发现我校教育教学中个体问题,也就了解整体不足,可以通过提升教师普遍短板,教师素养普遍提升就会推动学校教学的整体质量提高。理性的思考、理性教研,何愁短板不能补?
1.教师个体要主动积极。
2.组织者要有露短的勇气。首先,给出成长历练机会。学校要多搭建平台,开展不同级别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多让肯上进的、没有光环的“素身教师”多露脸、多经历。其次,要有敢于让“无名之师”展示的勇气。作为组织者对于每一位教师都有展示亮相的机会,具有展现真实课堂、解决真实不足的意识和勇气。再次要有解决真问题的行动。在展示中发现真问题,就要通过探寻真方法、措施和行动,真正集合大家智慧研究解决、补短板,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一句话,教学展示研讨活动,不仅要优秀的教师来带动示范,推广好的思想策略,也要让众多的问题短板呈现、新人历练。
成长意识(思维)--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