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2011世承班
2011世承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86
  • 关注人气: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743   京剧《三岔口》艺术特色赏析——李秋韵引

(2014-10-07 14:01:58)
标签:

娱乐

在京剧课上观看的《三岔口》这一剧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昨晚有幸借光世承班第一次接触了京剧,原以为咿咿呀呀的京剧对于我们90后可能会枯燥无味,却没想到第一场的《三岔口》精彩的打戏让人目不暇接,武生的真本事让人啧啧称赞。由于我对京剧了解不多,因此引了旁人的艺术特色赏析和大家一起进一步品味京剧的独有魅力。

 

 

 

《三岔口》是最经典的京剧传统武戏之一,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首先,“虚拟”是京剧表演的一大特点,即演员不用道具和布景的辅助而只借助自己的肢体动作来表现各种剧情。《三岔口》将“虚拟”这一表演方式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扮演刘利华和任堂惠的二位演员在只有一桌二椅的灯火通明的舞台上,却能生动地表现出摸黑打斗的真实感觉,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套虚拟的程式化的动作。

例如眼神的左右环视表现在黑暗中极力想要看清,上身略为前倾左右环顾表现搜寻摸索,等等。这些动作之所以具有艺术魅力,是因为它们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加上了艺术化的夸张之后,显得极为传神。

 

第二,《三岔口》中演员的武打身段非常漂亮。在黑夜打斗开始时,刘利华带着一把大刀出场,先是从刀上翻了一个筋斗,然后再从刀上一跃跨过,这两个动作一起呵成,令人印象深刻。还有,打斗中间,任堂惠一翻身,从地下稳稳地跳到桌上,动作干净利落,相当精彩。之后,任堂惠站在桌上,刘利华站在地上,二人以慢动作左右顾盼,相互试探,身型及动作在富于喜感的同时,充满了艺术张力。

 

第三,《三岔口》中的喜剧元素也是其一大艺术特色。如任堂惠和刘利华在黑暗中寻找彼此,上身从左探到右,再从右探到左,二人动作高度一致,显得十分滑稽。再如,有时二人之间的距离近在咫尺,但一个人身子向左探,另一个人身子向右探,刚好感觉不到彼此的存在,这种情况也是极富喜剧效果的。还有,二人在黑暗中同时将桌子抬起,又同时将桌子放下,但刘利华却一不小心被桌子腿砸到了脚,痛得在地上乱蹦,也为紧张的打斗剧情增加了不少笑料。

 

第四,《三岔口》中的锣鼓声配乐为整出戏增色不少。锣是中国的传统打击乐器之一,善于营造紧张刺激的气氛。在这出戏中,锣声时而密集,时而稀疏,与剧情的跌宕起伏紧密相连,有时在高潮处戛然而止,营造出悬念,因此将观众的眼神牢牢地定格在了舞台上。

  《三岔口》中的服装设计同样是匠心独运。任堂惠着白衣,刘利华着黑衣,二人一黑

一白,对比鲜明,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