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画杨桃》说课稿

(2018-07-29 10:15:35)
分类: 原创教学设计

17、画杨桃

一、教材分析

《画杨桃》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讲图画课上,对杨桃进行写生练习,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通过这件事,启发我们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结果,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学情方面,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三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够扫除生字障碍、读通读顺课文,抓住关键词语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对课文有一定的理解。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针对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师与父亲的话

2、过程与方法:通过“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另外结合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我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师与父亲的话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理念

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议、写等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自主探究精神,实现“本真语文”的课堂回归。

 

三、教法学法

虽然说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的方法能够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根据课程标准中年级学段目标,针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法:角色扮演法、朗读体会法,点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学法是: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以分角色朗读为主,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

在《画杨桃》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准备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整体回顾,复习导入

1、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已认识了杨桃,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师:那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7课《画杨桃》

(设计意图:回忆课文主要内容,增强学生对课文的印象,激起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兴趣

 

二、研读品味,尝试探究:

1、交流课前预习问题:“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是什么?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预设:

 

 

   1)父亲的教育。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亲开始教我画画儿。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根据学生的回答,理解“想当然”的意思?举个生活中的例子说一说什么叫“想当然”。引导学生体会这段话意思,进行感情朗读。)

2)我记住父亲的教诲,在图画课上,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

 

 

“有一次,学校上图画课,老师把一个杨桃摆在讲桌上,要同学们画。 ……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引导学生理解,父亲的教诲让我记住要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课件出示杨梅的各角度图片,辅助学生理解。练习用“不像……而像 ……”造句。)

3)试着把这两个原因连起来说一说,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表达能力是需要语文教学长期培养的。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也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利用课件出示思考问题:当我把画交上去之后,出现了怎样的情况?

要求同学们默读3--17自然段,勾画出表现同学们神态变化的词语或句子,试着说一说。

课件出示:当我把画交上去的时候,有几个同学看到了,他们(          ),当老师举起我画的“五角星”,有几个同学仍然(           ),于是,老师让他们(       ),同学们不再笑了。老师想要告诉我们(           )道理。

 

【设计意图:学生们的变化源自老师的教育方式,因此,从学生的变化入手,让学生再细读课文,借助支架,表达清楚故事的内容,从而为后面了解老师的话做好铺垫。】

4、自读自悟,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教师要处理好独学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必先独学,才能合作学习。】

5、全班交流;教师引导,深化理解。预设:

师:同学们之所以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是因为------老师。

师:面对哈哈大笑的同学,老师-----

生: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儿,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举起我的画儿问大家:“这幅画儿画得像不像?”

师:审视是什么意思?

生:认认真真地看

……

师: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师?

生:认真

师:想想此时老师的心里在想什么?

生回答。

师:面对嘲笑我的同学,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他请-----

生:他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看到的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师:和颜悦色是什么意思?

    生答。

师:你有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生答。

师:真是这样一个认真,喜欢用事实说话的老师,用这样一件小事让他们明白了深刻的道理。让我们分角色朗读3--17自然段,再去感受同学们的变化,老师的智慧。

    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

师:老师为什么不直接把道理告诉学生,而是反复提问让学生实地观察后才说出道理。

    生回答。

 

   【设计意图:对于课文所要表达的道理以及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是本课时的一个难点。通过老师的几次追问,让学生深入思考,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三、总结提升,深化主题。

1、学完本课,你有什么收获?提示:画杨桃如此,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呢?你想到了什么? 

2、拓展:盲人摸象的故事,你有什么看法?  苏轼《题西林壁》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3、教师总结: 尊重别人,相信自己。看的角度不同,处理事情的方法就不会一样。

      (设计意图:语文源于生活,在结束阶段,跳出文本,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把读到的语言文字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沟通起来,把思维的触角延伸到更广阔的阅读世界。) 

四、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小时侯,父亲和老师的教诲让作者一生受用,了解了作者这次画杨桃的故事,你想对“我”,对曾经嘲笑过“我”的孩子们,对循循善诱的老师说些什么呢?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对他说说心里话。 

【设计意图:通过说一说的方式,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仿照着课文来表达一件事情,也为课后的小练笔做铺垫。】

 

 

设计思路:这节课的板书设计遵循板书为教学服务的教学理念,力求精简,重点突出,体现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课文重点。

 

11、画杨桃

 

爸爸的话      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我的画        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实事求是

 

老师的话      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