涝洼村的石碾
(2022-10-19 10:38:27)分类: 《原创》杂谈 |
涝洼村的石碾
据推断,涝洼村建村伊始应该就有石碾的存在。石碾在我们涝洼村习称“碾”。
石碾是由碾盘、碾砣、碾框、碾轴等组成,石碾的材质一般是花岗岩。一盘完整的石碾,首先是在地面上用石头支起一个直径约两米左右,厚度约二十多公分的圆形碾盘,碾盘上有碾砣,碾砣固定在碾框上,碾框是用硬木或是扁铁做成的四边形架子,碾盘中心立着一根用结实的木头或是金属做成的碾轴,碾框套在碾轴上,碾砣一头稍大,一头稍小,大头向碾轴,小头向外。
石碾一般都是安在村子里相对宽敞的地方,这里除了乡亲们推碾压粮食外,也是生产队召开临时会议、上工前生产队干部给社员分配农活、庄乡邻居们唠家常、小商小贩来村里做生意的卖场,当然这里也是孩子们过家家、捉迷藏、挤油油等游戏的乐园。
有电磨之前,涝洼村有十几盘石碾。一盘盘石碾,似一件件精雕细琢的工艺品,分散在村子的各个地方,石碾既有多户共有的,也有自家私有的,石碾有大碾小碾之分。私有石碾有宋家大石碾、张氏大石碾以及郭氏大石碾等,私有的石碾,庄乡邻居们也都可以无偿使用。
当时碾压粮食基本都是人力推碾,使用小碾的多,大碾大部分是用毛驴拉碾,用毛驴拉碾的时候要用一块深色的厚布给毛驴蒙上眼睛,一来防止毛驴偷吃碾盘上的粮食,再者可能是怕毛驴一圈圈的转晕了,不再拉碾干活了。
那时候的石碾从早上天不亮就开始“吱吱呀呀”有节奏的忙碌着,一直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才停下来,碾麦子、碾玉米,碾谷子、碾地瓜干……每逢过年过节,碾是最忙碌的时候,头天夜晚最后一户推完了碾,就替提前说好第二天一早来推碾的人家把留在这里的笤帚、簸萁或是粮食放在碾盘上,算是把碾占下了。
推碾是有先来后到的,前面有推碾的,后边的就得等碾,等碾的时候把碾棍、笤帚、簸箕等物件,按顺序排放在碾道边的墙根,上家推完了碾,下家接着使用。
逢年过节的时候,老人们也会到石碾这里上上供,除夕夜里烧烧纸、点上香,贴上福字,正月十五的时候上上灯,二月二的时候围着碾撒一圈草木灰……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七十年代中期,涝洼村通了电,村里安装上了电磨,石碾也就慢慢的以碾压猪饲料为主了,有时候也会碾一些谷子、粗盐、辣椒酱、韭花、五香面之类的食材。
石碾,曾是一辈辈涝洼村人加工粮食的主要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石碾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涝洼村的一盘盘老石碾见证了一辈辈涝洼村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也见证了涝洼村的发展历史与变迁。
现如今,涝洼村民已经陆续搬到了新社区,那些散落在涝洼老村子里的石碾,已成为了涝洼村文化和发展的记忆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