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首日大涨临停!ST国重装主动退市5年,重回A股惊艳现身

(2020-06-08 18:00:28)
标签:

大盘

黑马股

牛股

杂谈

涨停

就像是孟姜女盼夫一样,4.82万股东等待了长长的5年之久,终于在6月8日迎来翻身的希望,这一天ST国重装重返A股。

以为ST国重装掀不起多大波浪的时候,没想到它开盘就涨超80%。因为公司主动退市5年后重新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此后高开高走,涨幅迅速扩大至134.9%,报7.8元/股,触发临时停牌。ST国重装短暂停牌后恢复交易,股价持续拉升涨幅接近190%,最高触及9.59元。近中午时分,才有所回落。至中午时分,该股大涨约120%,成交超6亿元,换手率16%。

首日大涨临停!ST国重装主动退市5年,重回A股惊艳现身

这些天全国多地出现高温,股市好像也受到影响,热浪是一浪接着一浪。前几天暴风影音濒临退市,结果连续多天大涨,今天ST国重装又上演“浪子回头金不换”,高开高走触发临停机制。不得不说,最近A股这行情让大家都有点懵圈了。

或许也正是A股有这么多的出乎意外,让大家对它是更加爱恨交加了。

“主动退市第一股”的前世今生

要不是这次重新上市,ST国重装似乎早就不知道被滚滚向前的股浪,给拍到什么地方去了,很多人也都快遗忘了这个国内首个主动退市的公司。

国机重装系二重集团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前身, 1958年在四川德阳成立,是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基地,也是我国最大、最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之一。

2010年2月,二重重装成功登陆A股市场,股票简称为二重重装,股票代码为601268,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之初,这个公司备受市场看好。

可是好景不长,不到一年时间,2010年底,公司筹划定增4亿股股票再募资约50亿元,不过定增未能如期实施。因为公司经营业绩远不如市场预期。

首日大涨临停!ST国重装主动退市5年,重回A股惊艳现身

从2011年开始,二重重装就开始不断滑坡,陷入亏损之中,一直到2014年都在持续亏损。此时,这家公司也是想尽一切办法,试图走出困境。他们抓紧进行改革转型,想从冶金设备业务转型到清洁能源发电设备业务。不过,事情并非如愿,不管是传统业务还是新型业务,最后都没有取得好的发展。再加上,固定资产利用率低、资产减损值逐年增加、存货周期长等因素,要想做到自身扭亏已经十分困难。

此时雪上加霜,除了出现亏损外,这个公司还有一个致命伤,那就是资不抵债、到期无法偿还。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4年,国机重装的资产负债率为76.78%、90.87%、139.85%,对应的财务费用为6.03亿元、6.56亿元、7.76亿元。

也就是说,ST国重装从上市第二年,就开始出现连续多年的亏损。到了2015年5月,这个公司主动提出退市。当年的7月,ST国重装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正式挂牌。

当时,这个公司的主动退市,是全国上市企业的第一家。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它也成为是我国资本市场退市制度改革后首个成功案例。

经过5年励精图治,终于兑现重新上市承诺

主动退市时,ST国重装就做出了争取尽快重新上市的承诺,这也给广大股东留存了几丝希望的曙光。

为了涅槃重生,这家公司也是拼尽了全力。据重新上市申请书显示,他们主动退市之后,就采取了债务重组、分流人员、盘活资产、资源整合、引战融资等一系列举措,来自救走出困境。

比如,2016年,这家公司就实现了扭亏。他们达成“以股抵债+现金偿还+保留债务”的综合受偿方案,最后完成破产重整,使得债务规模大幅缩减。还通过提前退养、离岗休养、协商解除合同等途径分流人员,用这些措施来降低人工成本。除此之外,公司股东国机集团先后收购盘活二重镇江基地、成都研发大楼等重大资产,推进资产的市场化运营。

2018年3月,二重重装完成重大资产重组,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收购了国机集团旗下的中国重机100%的股权及中国重型院82.827%的股权,并由二重重装更名为国机重装。

公司的重组也并不是简单的扩张,他们的主营业务不断得到了发展,延伸到与原主业相关的工程总承包及发售电业务,也形成集科、工、贸一体化的重型装备制造平台。

2018年12月,国机重装实施了定向发行,以此引入了东方电气(600875)、三峡控股、中广核控股、国新资产以及结构调整基金5家战略投资者,合计持有公司股份8.26亿股,持股比例为11.37%。而东方电气、三峡控股、中广核控股、国新资产的最终实控人,均为国务院国资委,结构调整基金最终实控人为中央汇金。

数据显示,2017—2019年ST国重装实现扣非后的净利润分别为7513.4万元、39339.95万元、9582.04万元,近三年净利润累计超过3000万元,这也就符合了重新上市标准。2020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6亿元,同比下降3.35%;扣非净利润为亏损3258万元,同比下降638.76%。公司方面预计2020-2022年实现净利润5.14亿元、5.21亿元及5.3亿元。

同时,公司触及的终止上市情形已消除,营收、净资产、社会公众持股比例等均符合上市规则。

国机重装5月30日披露的《重新上市报告书》显示,截至本报告书签署日,公司股东总数为4.82万户,其中前十大股东持有61.83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85.07%。

据介绍,国机重装既拥有行业领先的国家级科研院所、全球最高等级的极限制造能力,又拥有全球化的市场布局和国际工程承包与服务经验,具有从科研、制造到国际工程贸易的全产业链优势,是代表国家高端装备制造水平、具有国际竞争能力、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际产能合作的中坚力量。

另外,近年来国机重装在设备方面,成功研制了12000吨航空铝合金厚板拉伸机、19500吨自由锻造油压机等重大成套装备。在高端铸锻件方面研制了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高中压转子等,在核电装备方面研制了CAP1400冷却剂主管道、堆芯补水箱及海外首堆“华龙一号”主管道等。

2019年12月,ST国重装就向上交所提出股票重新上市申请。6月8日,4.82万户ST国重装股东终于熬过黑夜,迎来了重新上市的一天。为了这带来希望的一天,他们足足等了5年之久。

是满血复活,还是昙花一现,有待深度观察

阔别5年后,经过长久积蓄力量的ST国重装,一开盘便有不俗表现:股价高开高走,较当日开盘价格6元/股首次上涨超过30%,触发临时停牌机制。短暂过后,复牌后再度上涨,一度涨幅达到188%,后面稍有回落。

首日大涨临停!ST国重装主动退市5年,重回A股惊艳现身

ST国重装是第二家退市后重新上市的公司,而占据榜首位置的是ST长油,时间也早了一年多时间。

2019年1月8日,退市的ST长油,重新上市交易。它的开盘成绩单倒也没有什么很大的起落:开盘竞价阶段即跌34.8%,股价报2.81元。开盘后股价跌幅收窄,因较开盘价(2.81元)上涨超过10%、20%,被上交所两次实施盘中临时停牌。14:57复牌后,跌幅小幅扩大,最终收报3.31元,跌幅23.2%。

后来,到了2019年4月,ST长油更名为“招商南油(601975)”。据2019年年报,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0.39亿元,同比增长19.55%;归母净利润8.77亿元,同比增长143.56%,创历史最好成绩。资产负债率较上年年底下降11.38个百分点至39.7%,主要业务板块均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或许是ST长油带了个好头,如今的ST国重装,也早就今非昔比,从而也预示着它也会有惊艳的表现。

据国重装6月7日晚的公告,6月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重新上市,总股本为72.68亿股,无限售流通股为4.94亿股。

公司股票重新上市后在风险警示板交易,证券简称为ST国重装,重新上市首日开盘参考价为公司重新上市前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最后交易日(2019年10月24日)的收盘价,即3.32元/股。

这个公告显示,当日盘中临时停牌事宜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5月29日修订公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风险警示板股票交易管理办法》执行。

重新上市首日股票竞价交易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实施盘中临时停牌:盘中交易价格较当日开盘价格首次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30%的;盘中交易价格较当日开盘价格首次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60%的;中国证监会或者上海证券交易所认定应实施盘中临时停牌的其他情形。重新上市首日连续竞价阶段的限价申报,买入申报价格不得高于买入基准价格的102%,卖出申报价格不得低于卖出基准价格的98%。

据此,提醒切忌盲目跟风“炒新”。国机重装也发出提示,公司存在因现金分红能力不足无法进行股权类再融资、下游行业景气度下降、未来三年盈利预测实现具有一定不确定性、中国重机业务调整导致业绩下滑及中国重机未来三年盈利预测实现不确定性等风险。

对于这家公司重新上市,市场上也有两种声音。

一种是看好,认为退市股知耻而后勇,“二进宫”肯定会发奋图强,拿出好的表现来安抚股民受伤的心。而且,这从另外侧面可以看到,A股市场的生态环境正在逐步改善。

另外一种声音则刚好相反,带有一定的负面情绪,认为仅仅开返市第一天的表现还远远不够,说不定后面还有一些退市后遗症没有处理完,如果有投资打算还是谨慎为好。

对于ST国重装首日良好表现,让有些人对其他一些退市公司重返A股充满期待。但是,不少业内人士却认为难度较大,因为包括创智信息在内的公司,已多次申请重新上市,却没有获得成功。从市场来看,目前获准重新上市的仅有长航油运和ST国重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