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2021-11-03 22:34:51)
标签:

崂山上清宫

上清宫石刻

丘处机崂山遗迹

分类: 古迹石刻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从崂山大河东游客中心乘景区车,到八水河站下车,开始上山。途经天梯、龙潭水库、龙潭瀑,去上清宫。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海军战士石建曾在八水河发洪水时,为了救援人民群众,在龙潭瀑壮烈牺牲。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上清宫位于崂山八水河以上的昆仑山之阳。道教中把“上清、太清、玉清”称为神仙所居的最高天境,据《云笈七签》记载:“上清之天,在绝霞之外”,宫以此为名,俗称上宫。据元代张起岩《聚仙宫碑》记载,上清宫创建于宋初,系宋太祖为华盖真人刘若拙敕建的道场。1000余年来,上清宫经历了三毁三修。宋代末年倾圮,元代大德元年通玄弘教洞微大师李志明鸠工重修,元延祐四年(1317年)承务郎朱撰《重修上清宫碑记》中,对此事记述颇详,此碑原立于宫门东侧,字迹已剥蚀难辨,碑高丈许,是崂山珍贵的古迹,惜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动乱中,现仅存负碑的残破石。到明代中期,上清宫复倾圮败落,隆庆初年(1567年)护国天师府左赞教孙玄清复重修。清代末年,因遭暴雨上清宫殿宇为山洪冲毁,崂山华楼宫道士刘本荣又主持重修,恢复原貌。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门神--韩信和萧何
“萧何月下追韩信”,由于萧何的力荐,韩信才得以展示才华,封官进爵。“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成”一“败”系于一人,看起来是种平衡。其实,功过、是非、利害、得失,谁又算得清?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上清宫为两进庭院,前殿已圮、后殿祀“玉皇”,左右偏殿分祀“三官”和“北七真”,有殿宇和房舍共28间,是崂山境內唯一的丛林道观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丘处机(1148--1227),字通密,道号长春子,道教主流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被奉为全真道“七真”之一,以及龙门派的祖师。1148年(农历正月初九日)生於山东登州栖霞。19岁出家宁海昆嵛山,师从王重阳,王重阳为他取名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
1195年丘处机等全真七子从胶东昆嵛山来崂山传道,从此崂山道教皈依全真教。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丘处机曾帮崂山改过名字。当时,崂山还叫“牢山”,他认为“牢山”名不好,山如同一只趴在海边的大鳌,就改名“鳌山”。并写道:“牢山本即是鳌山,大海中心不可攀。上帝欲令修道果,故移仙迹近人间。”正因为丘处机这一改,明代在山畔建“卫城”的时候叫“鳌山卫”,海畔叫“鳌山湾”。
那时的宫名自然就是“鳌山上清宫”了。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上清宫西侧、七真殿墙外有圆丘形孤石名“鳌山石”,上刻“鳌山上清宫”,及丘处机十首诗词等石刻。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诗刻“邱长春诗十首”。诗为:

“醮罢归来访道山,山深路僻海湾环。掉舡即向波涛看,化出蓬莱杳霭间。”

“群峰峭拔下临渊,绝顶孤高上倚天。沧海古今吞日月,碧山朝夕起云烟。”

“青山本是道人家,况此仙山近海涯。海阔山高无濁秽,云深地僻转清嘉。”

“怪石嵌空自化成,千奇万状不能名。断崖绝壁无人到,日夜时闻仙乐声。”

“晓日朦胧渐起云,山光惨淡不全真。直须更上山头看,似驾天风出世尘。”

“海上观山势转雄,清高突兀倚虚空。朝昏磊落生云气,变化皆由造物功。”

“重重叠叠互相遮,簇簇攒攒竟斗嘉。眼界清凉心地爽,神仙自古好生涯。”

“巨石森森岭上排,巅峰岌岌到无阶。三秋水冻层冰结,九夏云寒叠嶂霾。”

“五岳曾经四岳游,群山未必可相俦。只因海角天涯背,不得高名贯九州。”

“陕右名山华岳稀,江南尤物九华奇。鳌山下枕东洋海,秀出山东人不知。”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上清宫内东偏院有一巨石,上面刻有“道山”二字,巨石被道家称为“道山石”。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道山”石刻之下,有一天然石洞,其内部光滑圆整。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道山石上还有石刻“毕先”二字,史志上有记载。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道山石的南侧还有石刻“寿”和“福”二字,据传“福”、“道山”均为丘处机留字。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宫外东侧的巨石上,还有一“福”字石刻。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宫内的铭记也与福寿的观念一致。二进门里有一照壁,其正面就是一个大寿字。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照壁的反面就是一个福字。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道山石的东侧已延申至宫墙之外,上面刻有清朝嘉庆十五年(1811年)上清宫的地产明细。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道山石的东边已拓展为“长春园”。北侧石崖上有石刻《青玉案》。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1209年,丘处机又自胶州应崂山道众之邀再次来崂山,这是他第三次来崂山。据考,这次是从海上乘舟船而来,靠岸后率众上至南天门,在南天门上举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法事活动。丘处机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在崂山常常见景生情,即兴赋诗,在南天门的法事活动过程中,命黄冠士奏空洞步虚毕,乃作词一首,名曰“青玉案”,词中尽数描写南天门高险之状和法事活动的壮观情景,镌于上清宫石上,又作诗10首,镌于上清宫玉皇殿西墙外之混元石上。这样,丘处机在崂山一共留下41首咏唱崂山的诗词,全部镌于山岩之上,都以“长春真人”的名号题序。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太清宫内的摩崖石刻,丘处机的另外十首诗,供参阅。诗文为:
“长春真人于大安己巳年到此作诗十首:
  烟岚初别上清宫,晓色依稀途径通。才到下方人未食,坐观山海一濛鸿。
  云烟惨淡雨霏微,石洞留人不放归。应是洞天相顾念,一生嗟我到来稀。
  云海茫茫不见涯,潮头只见浪翻花。高峰万叠连云秀,一簇围屏是道家。
  松风涧水两清幽,尽日清音夜不收。野鹤时来应不倦,闲人欲去更相留。
  溪深石大更松多,郁郁苍苍道气和。不是历年樵采众,浮云蔽日满岩阿。
  贯世高名共切云,游山上士独离群。仙乡贵重三茅客,仕族尊荣万石君。
  西天仰视刺天高,山上仙家种碧桃。桃熟几番人换世,洞中秦女体生毛。
  清歌窈袅步虚齐,月下高吟风舞低。谈笑不干浮世事,相将直過九天西。
  烟霞紫翠白云高,洞府群仙醉碧桃。鼓透碧岩雷震骇,满山禽兽尽呼号。
  道力神工不可言,生成万化独超然。大山海岳知轻重,没底空浮万万年。
  庚寅年十一月  上石。”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上清宫奉道教全真道华山派,为崂山许多道观中唯一的丛林庙,邱处机、刘处玄、李志明等著名道人来崂山时,曾居上清宫演道说法。宫南500米处,有邱处机衣冠冢。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15年前拍的照片,衣冠冢的状况。现衣冠冢已被掩埋。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路东有一方石,竖起来后看出,是衣冠冢前的香炉。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途中又见海印寺与太清宫的至界。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明代万历年间,崂山发生了一起直达朝廷的“僧道之争”。德清(即憨山和尚),以“私创寺院”的罪名被充戍雷州。宏伟雅整的海印寺,因皇帝御批“毁寺复宫”而夷为平地,香火几绝的太清宫,得官资重修而气势隆重。这场“僧道之争”官司,在崂山地区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崂山上清宫及周边古迹石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