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2021-05-14 10:39:28)
标签:

青岛古塔

崂山华严寺塔院

崂山佛教

分类: 佛庙道观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华严寺位于崂山东麓那罗延山半腰,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清顺治九年(1652)落成。始名“华严庵”,又名“华严禅院”,1931年改称“华严寺”。

华严寺前路西有一塔院,为历代主持的藏骨处,其中七级砖塔为第一代主持慈沾墓塔,旁边两座石塔为主持善观、善和的藏骨处。相传善和即农民抗清首领于七。寺院周围岩壁上镌有“烟岚高旷”、“观澜”、“壮游”、“华峰福地”等多处摩崖石刻。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慈沾老和尚灵骨塔,共七级八面,在第四级塔身八面砖雕有梵文咒语,经确认为梵文六字大明咒。塔身第六级有四个佛龛,佛龛中原来可能供有佛像。

左边石塔为第二任主持“善和”的墓塔。传说中,善和就是抗清起义失败后,隐至华严寺的于七。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位于慈沾塔右边的石塔,为第五任主持为“善观”的墓塔。
近两年有人考证,“善和”不是于七,“善观”才是真正的于七,这真是令人大跌眼镜!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华严庵(今华严寺)开山祖师慈沾老和尚,法名:海公,临济宗第三十六世。生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卒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享年八十四岁。

 《崂山志 · 仙释》记载:“慈沾上人,观阳里人也。家姓李,少孤,事母孝。性善悟,喜谈空门静理。以母在为优婆,诚朴无外饰。邑绅宋朝请公,嘉其笃实,是入道器,尝为说《楞严》,上人时能解悟。…母卒,遂祝发师事之。生公智辩人也,上人力行,愿恪受教惟谨。初住地藏庵,后徙卢乡之园里寺。不期年,遂登座讲诸大、小乘经,听者常数百人。及生公南还,上人德誉日隆,所度弟子踵相接,殆无虚日。”

“上人生平不为苟得,不募缘,不畜幼童,扬善掩恶,言必信。以非礼来者,若罔闻见然。居墨三十余年,未见有忌色嗔语。年八十四,端坐化去。”

“慈沾,初一乡人耳,无大智识,而竭一诚以相向,耳目心思皆效灵焉”

《青岛佛教研究》:“墓塔本身没有铭文,乾隆十二年(1747)立一石碑于塔前,上镌铭文‘那罗延窟开山第一代上慈下沾海公之塔’,后又建一厅享堂把碑围于室内。该石碑在动乱中被砸毁。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碑文:荘严示寂弘戒大师澈公上善下和塔

但善和是否就是于七,没有证据。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修复螳螂拳始祖于七墓塔记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多年来,每次路过都进塔院看看,环境也在不断变化。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于七石像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善观的墓塔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塔顶的雕刻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善观的墓塔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风管委的牌子上,提到了“大同塔遗址”。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找到了残缺的塔碑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其实风管委的标牌有误,不应该是“大同塔”,这塔应称为:“普同塔”。

“大同”为西教用语,非佛门用词,中原佛教置放僧众灵骨之塔,均称“普同塔”。

《青岛佛教研究》载:“华严寺塔院西邻墓地有普同塔即合葬塔,共七级,藏骨部分为地下八角形窟穴,窟壁筑有安放骨灰的龛洞五十七个…”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现在原塔早已毁坏,只剩塔基。

据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原“山东海洋学院”红卫兵造反派,在普同塔塔身挖洞,填埋炸药将其炸毁。

同时在慈沾塔西南角也挖洞装填炸药,引爆后,塔身纹丝不动,红卫兵瞠目错愕,村民皆尊此塔为护佑乡里、镇山宝塔,遂怒而驱逐之,故慈沾的墓塔方得保全(据雕龙嘴村村主任于光良口述)。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普同塔塔门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地宫内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塔院墙外是塔林和墓地,历代祖师舍利塔、高僧墓碑有很多,但保护的不好。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囗囗囗上传贤首宗三十世凌云傑和尚塔”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刻字太浅,已难以辨认。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有的早已推倒,还未站起来。

崂山华严寺塔院塔林

大方 比尼禅师碑

此碑暂存七间房道旁

据【清咸丰元年大方禅士碑】、《青岛佛教研究》记载:比丘尼广住(1767年--1836年),字大方,清代胶州王氏女。幼时多病,舍身灵应庵为尼。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入崂山,初居摩日岭前镇武殿,后徙日气石,周围人迹断绝。师独居洞中,了无恐怖。冬夏一衲,日唯正襟危坐而已。…阎道人空虚者,往来为之护法。居十八年,预示寂期。道光乙未三月十五日戌时,合十趺坐而化。

张锡福赞大方比尼禅师曰:

海山苍苍,宇宙茫茫,

一片真如,无显无藏。

倏尔厌世,舍引皮囊,

来也何自,去也何乡。

广住不住,是名大方,

大方大方,山高水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