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赵戈庄塔

标签:
即墨赵戈庄塔 |
分类: 佛庙道观 |



第三层的当中,由正(南)面向左依次环排浮雕“唵、嘛、呢、叭、咪、吽、唵、囕、”八个浮雕字。
据字典介绍,“唵 ”,佛教咒语的发声字〖om〗。为婀、乌、莽三字合成。如:唵字咒语(佛教语。“唵”字包括有所谓摄伏的作用,据说行此法时,可使一切诸天龙神听从指挥) 。浮雕上的字是唵的异体字。
“六字真经的读音为:唵(ng)、嘛(ma)、呢(n)、叭(bi)、咪(mi)、吽(hng)。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是观世音菩萨慈悲的咒语,三昧是正定正受。大明六字的梵文读音为Om Mani Padme Hum,是观音大士的名号 。”

禅音善缘shanyuan9630说:我初学佛时,章嘉大师教我念六字大明咒,他把咒语的意思讲解给我听,我才懂得。咒是要有观想,观想是意密。“嗡嘛呢叭咪吽”,「嗡」(唵
念这个咒的意思,咒整个翻成中国话说是:「保持你的身心像莲花一样的出污泥而不染」。这个意思多好!所以念这个咒立刻就想起来,「我身心清净,一尘不染」,那就灵了。

四层之上置一叠砖雕琢的坛形宝瓶,上有八角翘起的石质覆顶,每角之下挂有风钟,其上由圆形宝珠接仰覆莲瓣承葫芦等饰物组成的石雕塔刹。各层之间均绕以砖椽托住的叠檐。塔高约10米,第一层高约1.6米,周长7.68米, 其上三层逐次递减,塔顶部分之高度约等于三四两层之和,收刹和缓,格调匀称;塔基高仅0.7米,而周长比第一层略小,台座低矮,突出主体,使不高的塔身显得格外挺拔。
赵戈庄塔有其非凡之处,还要从它的地理位置说起。在其北面,有一条河名叫五沽河,相传乾隆皇帝曾这样评价它:“铜邦铁地五沽河,大旱不旱,大建不建,地里头扣搜十三年”,也足可见其风调雨顺了。不仅如此,赵戈庄东面有一块岭地叫梅花岭,相传是一块风水宝地。塔的位置在岭地的西南边上。梅花岭何谓宝地?从远处或空中看,它地势较高,最高处离地约五米左右,其边缘处的走向是“凹凸凹凸”型的,远远的看起来就像是一朵绽放的梅花,岭地因此得其名。
塔是一种在亚洲及佛教中常见的,有着特定的形式风格的东方传统建筑。塔起源于佛教(浮屠),是佛教高僧的埋骨建筑。相传这座塔底主要埋葬着一位德高望重的主持。而关于这位主持也有一段故事。在赵戈庄塔的西面,曾经有一座寺庙,庙里有一群和尚。在我们的印象中,佛家人皆该以慈悲为怀,并以指点迷津为乐。可这群和尚却是违背了出家人的初衷。日久天长下,他们干起了拦路劫略妇女的勾当。不知何因,他们没有被绳之于法,反而更加肆无忌惮,致使周边的百姓怨声载道,,敢怒不敢言。
也许上天垂怜,也或许是多行不义必自毙,一位有道高僧姗姗来迟。我猜想,一开始百姓们对他的到来肯定是抵触的,可俗话说得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位主持以自己的诚心赢得了当地百姓们宝贵的信任,最终,百姓们把遭遇告诉了他,并抱着一丝希望寻求解决之道。
主持有悲天悯人之心,他号召当地百姓在歹和尚庙的东面又建了一座倒座庙,也就是在梅花岭的花萼处,并把门改为朝北,同时又在门口处放置了一口几百斤的大钟。每逢那群歹和尚晨起撞钟时,这边也同时撞钟。百姓们对此迷惑不解,而主持也不解释,只言:“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渐渐的人们发现只要东边钟一响起,西边的歹和尚就会头疼,疼的满地打滚。日积月累下来歹和尚们一个个的死去了,而这里的一害也就被除去了,寺庙也就被淹没在了岁月的长河里。
周边百姓感恩于他,因此当主持一圆寂,便捐款予其僧徒,为其建造了这座塔。后人不知底细,曾一度以为塔底下有宝藏,频繁光顾这里。最近的一次失窃,在八九十年代。结果除当时留在长方形坑洞里的一句骸骨外,便别无他物。至此,又过经年,塔因年久失修,塔尖在某一天被大风刮了下来。
赵戈庄塔自2008年修复距今约十三个年头了。关于赵戈庄塔的奇闻异事,也许没有那么的名动天下,可它正如一股山涧活水,清冽甘甜。夕阳西下,古塔悠然,我怀着一颗崇仰敬畏的心向它致敬,愿它静静的安好
,更愿它的故事源远流长。
感谢周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