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延庆寻古迹(二)

标签:
北京延庆古迹古寺庙石刻佛像古长城 |
分类: 古迹石刻 |



居庸关云台,这是一座下大上小的汉白玉石台座,呈长方形,台顶四周为雕花石栏及排水龙头,台子正中南北方向辟有一形状如半个八角形的卷洞。居庸关云台券门内外的浮雕和装饰均为藏式风格。


溥仪的弟弟溥杰题字

居庸关南券城


望京石




摩崖石刻“天险”。位于东关门内侧,今熊乐园右上方山崖上。在一块凿平的崖壁上,刻有“天险”二字,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延庆州知州童恩所题,保阳刘振宗镌刻。


古崖居。这里是古代人在陡峭的山崖上凿建的居所。在峡谷中一条不到10米宽的山沟两侧,距离谷底近10万平方米的陡峭花岗岩石壁上,遍布着人工凿刻的大小不同的石室。
关于古崖居,有许多未解之谜,如居住者的族属、开凿的过程等。


奚王府(也称为“官堂子”)是古崖居规模最大、最精致的一组洞窟。奚王府,顾名思义,是奚人酋长(奚王,名叫去诸,率领部分奚人于唐天末三年-903年从东北西迁至此,史称西奚)居住的场所。奚王府分上下两层,有8个洞窟,基本是左右对称的。下层面阔11米,进深8米,高3.6米,正中由四根石柱支撑的是祭台,供奚人在此祭祀,左右两侧各有一间侧室洞窟,是奚王与家眷的住所。上层储物。

古崖居三居室。这是在花岗岩石壁上,硬生生地抠出了三间房子,还带小窗。

古崖居朝阳洞

水关长城石刻

新建石佛寺石佛。据说:关沟附近原有两座石佛寺,南石佛寺位于原来的金鱼池附近,早年已毁,1985年将出土的的散落的14尊石像(已遗失2尊)集中陈列于石佛寺石佛群像。北石佛寺位于水关长城关城以北的石佛寺村附近,后毁于战乱,上世纪九十年代移位重新建造于关城内西侧坡上的现址。并将出土于原金鱼池附近的五尊盘膝坐式石佛移至其前院保存。
据文字介绍:二零一六年,重兴石佛寺,外出寻宝。行至五台清凉世界,身乏倦困,觅一处荫凉山体小憩。甫一坐下,顿感浑身生力,背部火热似有阳光照耀,似梦非梦中,转身而视,倾刻,山体晃动,树木花草离山而去,空白之处,突兀巨石,石中众菩萨或坐或站或行于半空,众生膜拜其衣袂之下。愕然间,忙合十俯首,少倾,仰头再观,此巨石竟与山体脱离,独立而出…缘、缘、缘。石佛寺造化深厚,佛祖垂爱,恩赐巨石,遂启运回京,供奉于高台之上 。

近几年,刚绘的岩壁画。


二进院小门,里面有大雄宝殿、关公殿和华严三圣殿。

二进院。院内有元代的五尊石佛,从左至右依次是:上师,弥勒佛、释迦牟尼佛、燃灯佛、上师。一进院有随缘殿和一个钟亭,亭内是长寿钟。(信息源自网络)

借用都护在燕然老师图片一张,非常感谢!都护在燕然老师的图片清晰、紧凑,便于欣赏。





金刚寺石佛。金刚寺曾毁于抗日战争时期。据说,1984年北京市第二次文物普查,在金刚寺原址找到断头石佛10尊,后又找到6个石佛头。现场可见复原后的8尊石佛,大殿两侧各4尊。

金刚寺内还有一块“和”字碑,因为“和”字下面有藏头“家兴旺”三字,所以此碑又称“兴旺碑”。据称,此碑出自清乾隆皇帝的御笔。




上院正殿,供奉的是儒释道三教宗师,老子、释迦牟尼、孔子。

神仙院里的壁画





永宁玉皇阁

永宁天主教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