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云冈石窟护法神造像摩醯首罗天鸠摩罗天 |
分类: 古迹石刻 |



五头六臂的鸠摩罗天

三头四臂的摩醯(xi)首罗天

第10窟,毗卢佛洞,护法多臂天神鸠摩罗天和摩醯(xi)首罗天的位置。

摩醯(xi)首罗天,第7窟内隔门西侧

摩醯首罗天,第7窟内隔门东壁

鸠摩罗天,第8窟内隔门西壁
云冈石窟的佛像真是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特别是第八窟窟门西侧这个五头六臂的鸠摩罗天更是惟妙惟肖。他悠然自得地骑在孔雀身上,中间一个大脑袋,两眼平视;左右和后面四个小脑袋,东张西望;一双长臂舒展地放在盘坐的两腿上;四只小胳膊却正劈云穿雾,好像要飘飞天外。颜若童子,手中或托举日月,或执弓箭,左下手当胸持斑鸠。
北方天气寒冷,雨水不如南方充足,太阳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影明显因而北方民族几乎都有太阳崇拜、祈雨习俗。在云冈石窟造像上菩萨常戴日月、仰月宝冠,第 8 窟窟门两侧摩醯首罗天与鸠摩罗天持日月宝物,第 25 窟窟顶平棊藻井飞天也手托月。
日月、仰月冠饰在佛教文化中代表着光明和智慧,佛教东传中云冈石窟造像“仰月冠饰或日月冠饰受到了波斯萨珊王朝冠饰的影响”,也容易被崇拜太阳的北方民族所吸收接纳,后来云冈石窟又影响了麦积山石窟早期仰月冠饰的形制。

摩醯首罗天,第8窟内隔门西侧
东侧骑神牛的摩醯首罗天,三头八臂,面形浑圆,两侧小头戴尖顶帽,主臂一手掐腰,一手持谷穗,其余支臂或托日月,或执弓箭,或提如意。多手多臂神像造像来源于古印度河流域,原为婆罗门教神衹。该组雕塑为云冈石窟所独有,反映了早期佛教杂密兼容的特征。

鸠摩罗天,第8窟窟门东侧

摩醯首罗天,三头八臂

摩醯首罗天,三头四臂,看来手臂数各有不同。
后经查找资料,才知道此二天是佛教密宗中的图像。中国佛教的密宗有杂密、纯密之分。唐开元以前谓之杂密,开元以后称为纯密。杂密传入中国很早,在公元230年三国孙吴时竺律炎就译出《摩登伽经》两卷,宣传神呪思想。此后又不断翻译出杂密典籍。
杂密典籍缺乏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传教主要靠念诵咒语。宣扬这些咒语颇为“灵验”,可以退敌降妖,消灾免难,祈子求女,增福增寿甚至夫妻感情不和,咒语也可以破镜重圆。早期来华之著名高僧,多善这套咒术赖此取得昏君愚臣的支持,登上国师高位,如后赵的佛图澄,北凉的昙无谶。
公元310年,印度僧人佛图澄到达洛阳,自称已400余岁,能听铃声知吉凶。311年,佛图澄见到后赵的首领石勒,石勒原本是羯族的小帅和农民。佛图澄对石勒玩了一套魔术,石勒表示尊信。后来石勒屡次试验佛图澄的法术,由于有人事先密报,佛图澄都显示出确能先知,石勒真正信服了。312年,石勒大兴佛事,建立寺庙,石勒亲自拜佛发愿。
公元412年,卢水胡首领沮渠蒙逊,占领姑臧(今甘肃武威),自称河西王,即北凉政权。北凉财物丰富,战争较少,沮渠蒙逊大兴佛教。这时中天竺僧人昙无谶来到北凉,在姑臧翻译出《大般涅槃经》等十几部佛教经典,对佛学有重要贡献。
他自称有役使鬼神的本领,并且称有医治百病及多生儿子的秘术。沮渠蒙逊使女儿、儿媳妇到昙无谶处学习男女交接术,胡风盛行,沮渠蒙逊尊其为圣人。昙无谶对北凉的影响很大,北凉被北魏灭亡后,大批的凉州的僧人,被虏到魏都平城(今大同),佛教艺术是佛教信仰的反映,在云冈石窟中,出现佛教密宗雕象,也就顺理成章了。

佛教密宗之中有大量的星宿经,这些典籍中有一套十分烦琐,神秘的占星术,把一年十二月,一月三十日,分成吉凶两大类,吉日宜行法事及诸善行,凶日诸事不宜。有的经中还将每月三十天,分成十五班,一班两天,每班有一“天”或神王值班,指导善男信女避凶就吉。云冈石窟第8窟出现的密宗的两个天,即:摩醯首罗天、鸠摩罗天,就是密宗所说的十五个值班“天”中的两个“天”。
摩醯首罗天,三头六臂或三头八臂手托日月。每月的十一、廿六两天由其值班,这两天密宗说,适宜新立房舍、伽蓝(寺院)。
鸠摩罗天,密宗说他是摩醯首罗天的儿子,童子相,无冠。五头六臂,手握弓,捉鸡,乘孔雀。密宗说,供养此天者,可“消灾灭难,国泰民安”。
每月的初六、二十一日这两天,鸠摩罗天值班。这两天宜“营田宅伽蓝,不宜远行”。此外还有“那罗延天、婆数天等。
这十五天中,帝释天的权力最大。好像佛教中有各种系统的“天”。佛教中的天应该是佛的护法神。佛教说天有三十三,中央最尊的天名叫忉利天,忉利天的天主名叫帝释,他只是佛跟前的一个小神,佛出行时,他在前面开路,有护法神的性质。帝释天在密宗眼中则十分了得:三目,戴宝冠,交脚坐。
四大天王是他的四镇大臣,周围还有三十二辅臣、风伯、雨师、雷公、二十八宿,都是他的僚属。密宗所说的这个“帝释天”,有点像小说《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也许就是一个人,只是称呼不同罢了。每月初八,帝释天带领四天王值班,他可以叫善者延年增寿,恶者减年夺寿,权力很大,因此很多人对他很敬仰。
张梦章:(文博硕士)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山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大同作家协会会员 大同周易研究协会常务理事

印度婆罗门教神像(借自山海挚友)

柬埔寨的印度教神像。毗湿奴,四臂,手持法螺、日轮、莲花苞、金刚杵。

魔众和地神,第8窟主室东壁

鸟翼冠金刚力士,第10窟前室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