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庙--青岛的孔子庙

标签:
青岛夫子庙孔庙杂谈 |

古时立学必祀奉孔子,其各地的孔庙,属于国家祀典内容之一。
夫子庙,即孔子庙,又称作文庙,是纪念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在中国各地都有,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尤以文庙之名更为普遍。其中南京夫子庙、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分布着2000多座孔庙,中国国内1600多座,而目前国内保存较好的孔庙只有300余座,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1座。
孔庙前的水池一般称为“泮池”。鲁国学宫设于泮水之畔,周朝时“天子之学为雍,诸侯之学为泮”,以后相沿成习。
过棂星门,左手有一碑亭。
正面大殿为大成殿。山东曲阜孔庙的大成殿为孔庙之主殿,唐代称“文宣王殿”。“大成”乃因宋徽宗赵倩尊孔子为“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而改名为“大成殿”,并御书匾额。
石香炉,上面镌刻着篆体字“大成殿”。
大成殿里祀奉孔夫子等人物。
亚圣孟子、述圣子思子
复圣颜子、宗圣曾子
大成殿内全景
大成殿东侧为魁星阁
魁星阁内塑有一个鬼形的神象,一脚向后跷起,形如“魁”字的大弯钩。一手执笔如点状,以示点中了中举的士子。这就是传说的“魁星点斗”。科举时代,据说“魁星点斗”为文运兴旺之兆,于是取“魁”字字形的会意,在阁内塑造了这么个似鬼似神的塑像。清代士子们对这座“魁星”像毕躬毕敬,每当秋闱开考之前,朝拜者争往不绝。
据古书记载,“奎星”是天上二十八宿之一,最初在汉代《孝经援神契》纬书中有“奎主文章”之说;东汉宋均注:“奎星屈曲相钩,似文字之划。”由此后世把“奎星”演化成天上文官之首,为主宰文运与文章兴衰之神。
青岛夫子庙地址:青岛城阳区红岛(古荫岛)街道后韩家村东
前一篇:盐宗庙--盐宗夙沙氏庙
后一篇:青岛胶州城隍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