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君庙--渔祖郎君氏庙

标签:
青岛韩家民俗村郎君庙 |
分类: 佛庙道观 |

韩家民俗村坐落于红岛办事处后韩家村古渔场和古盐场遗址之上
地址:青岛城阳区红岛(古荫岛)街道后韩家村东
青岛韩家民俗村所在地,古时称为郎君港,这里是我国古渔场与古盐场遗址,也是中国结网造船、出海捕鱼的发祥地。
渔家祭祖已有数千年历史,最初是由渔民祭祀渔祖郎君产生,后来发展成渔民出海前的祈福仪式。世界渔业最早来自于中国,中国渔业发源最古是在炎黄时代郎君氏在少海,教人们结网造船、出海捕鱼,郎君号称渔祖。每逢节庆,重头戏祭祖大典会在韩家民俗村内的渔祖郎君庙前举行。韩家民俗村的“东夷渔祖郎君庙会”现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沿海唯一的渔祖祭祀仪式,每年清明节前一天为庙会日,会期三天。
相传在4700多年前的炎黄时代,东夷部落的郎君氏能打到的鱼又大又多,还乐于助人。后来,大家推举郎君氏为首领,郎君氏族逐渐壮大成东夷部族首领。郎君教人们制作木筏,乘坐木筏在胶州湾近海内用木杆或者鱼镖捕鱼。后来又发明了“木杆网”捕鱼、“蒲网”捕鱼。结网造船、出海捕鱼的生产技术广泛传播开来,郎君也被人尊称为“渔祖”。人们为了纪念郎君,在韩家村东的渔场之上修建了一座郎君庙,渔民出海的水道叫郎君港(jiang)。在红岛街道韩家村内,有一处尚在使用的码头,当地人称其为“郎君港码头”。郎君港码头正是郎君氏结网造船、出海捕鱼的发祥地。
严光(前39年—41年),又名遵,字子陵。汉族,会稽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市)人
严光少有高名,与东汉光武帝刘秀同学,亦为好友。 刘秀即位后,多次延聘严光,但他隐姓埋名, 归隐富春山(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内)耕读垂钓,后人把他垂钓的地方命名为严陵濑。 后卒于家,享年八十岁,葬于会稽余姚的客星山(陈山)。
据历史考证,中国渔业发源最早是在炎黄时代的东夷部落,部落首领郎君氏在胶州湾北部,教人们结网造船、出海捕鱼,被后人尊为“渔 祖”。据《易经·易辞下》篇记载:“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做结绳而为网罟,东猎于海,以佃以渔。”红岛先民为纪念郎君,把他出海捕鱼的那条港称为“郎君 港”(jiang),还在他居住过的地方修建了“郎君庙”,每年在清明节前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以表达对这位渔业祖神的崇敬,感恩大海赐予的福祉出海打鱼 海不扬波、鱼虾满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