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后宫的景物

标签:
青岛寺庙青岛天后宫 |


六十甲子神,古称岁神,又称太岁。它既是星辰,也是中国民间奉祀的神祇。《周礼》《春官》篇的《冯相氏》节称其职为“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郑玄注称“岁谓太岁,岁星与日同次之月,斗所建之辰”。太岁信仰源于古代中国民间的天体崇拜,与岁星(木星)有一定的关系。由此,岁神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为观测天体和地球运动的需要而编定的。它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十二地支为一循环,又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天干十相配,组成六十干支,用以纪年、纪月、纪日以及时辰。道教沿用此中国古代天文成就,称六十甲子各有岁神,每岁轮值,为值年太岁,俗称岁君,各有名号。
道教的主要宫观大多有「星宿殿」,供奉六十甲子神。每逢岁初春节期间,道教信徒都要到星宿殿为自己的本命神烧香、叩拜、送上奉献,比肩接踵。特别是逢到自己出生的干支之年,俗称「本命年」,更是必须朝拜自己的岁神,祈求健康平安,逢凶化吉,因为相传「本命年」是「槛儿年」,此年为人处世必须如同迈过门槛一样小心谨慎,以免摔交。
传说在这60年里面,每一年天上都会派一位神仙出来值年,他负责掌管这一年人间的福与祸,也掌管这一年出生的人一生的旦夕祸福,老百姓尊称这些神仙为值年太岁,60年就有60位太岁,所以统称为六十甲子神。太岁神从南北朝开始就有六十位,到了清代初期六十位太岁的名字全部更换,成了现今各地有安奉太岁的庙宇里面的六十太岁。
六十甲子神又称太岁君,是道教信奉的神灵。道书以六十甲子,每岁轮值,掌理人间祸福之神,为值年太岁,俗称为岁君也。系由都雷太岁殷元帅所统管。殷元帅者,商朝纣王之幼子也。幼遭国难,家破人亡,蒙申真人收为抚养,授以道法,後乃行道为神。秉性刚直慈仁,常为世人驱邪救难,天庭悉其功果,授以都雷太岁之职,掌地司汤儿院,综管人间祸福,祛除邪魅,奖善罚恶,为主宰人间罪福之神。六十甲子值年太岁即归其统辖也。
青岛市民俗博物馆的第一任馆长杨乃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