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崂山关帝庙

(2018-05-25 00:26:01)
标签:

崂山太平宫下院

崂山关帝庙

杂谈

分类: 佛庙道观
崂山关帝庙


崂山关帝庙


崂山关帝庙位于仰口湾西南,在上苑山东南猪头峰下,是一处景色清丽的道院。崂山地区自清初就习惯把关帝庙与土地庙并排而建,至清末遍及山区各村,而主祀关羽的道院,在崂山仅此一处。

崂山关帝庙


庙门向东,在东南角,门前有照壁墙,门旁有“关帝庙”石碑。

崂山关帝庙


除了木门已失,庙门还算完整。门挡石上刻有“关”、“帝”、“庙”三字。


崂山关帝庙


崂山关帝庙


崂山关帝庙


关帝庙奉全真道华山派。据明嘉靖年间重修碑载,关帝庙本系太平宫之下院(另一下院为东华宫),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从太平宫分出,1929年由道士刘太清、贾太成主持重修,始具规模。重修后有大殿3间、道舍26间,为二进式院落。进山门为前院,有中殿3间,穿堂,两旁彩塑关平、周仓立像,高2米多,殿两旁各建倒房4间。后院为四合院,绕过照壁有大殿3间,内祀2米多高的彩塑关羽坐像,四周绘关羽生平壁画,如“桃园结义”,“刀挑红袍”、“华容挡曹”、“单刀赴会”等,画工细腻工整,比例匀称,是崂山壁画之上品。大殿两旁各有配房3间,东西厢房各4间,皆为砖木结构之硬山式建筑,该庙占地9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多平方米。庙内藏有《道德经》等经书4部、字画4轴,院内植芍药、耐冬、黄杨,皆百年之物。1948年是该庙鼎盛时期,有庙产600亩。“文革”中,该庙之塑像、供器均遭破坏,壁画用泥浆覆盖,房屋由崂山林场使用。
1984年,曾由崂山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将关帝庙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升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崂山关帝庙


里面是二进式院子,里院门向南。这是里院门和倒房的墙。


崂山关帝庙


门里还有照壁。

崂山关帝庙


照壁完好。

崂山关帝庙


东西倒房(南屋)房顶塌陷。

崂山关帝庙


崂山关帝庙


正殿保存的较好。

崂山关帝庙


殿内有简易供桌和神像。贡品很少,但矿泉水很多,关公爱喝水?


崂山关帝庙


关公像的旁边还有观音菩萨像。

崂山关帝庙


房梁完整,但房顶已破两个大洞。

崂山关帝庙


殿内四壁还可见精美的壁画,都是关于关公的。

崂山关帝庙



崂山关帝庙



崂山关帝庙


遗憾的是有人将画面严重破坏,特别是人物的头部均已破坏了。


崂山关帝庙



崂山关帝庙


关羽(162?-220),汉族。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前将军,汉寿亭侯,军事家。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关羽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

崂山关帝庙



崂山关帝庙



崂山关帝庙


门旁的门神

崂山关帝庙


墙围上的图案

崂山关帝庙


门外山墙上的文革口号依然还在,是它们保护了大殿?

崂山关帝庙


游客“山野闲人”留言。

崂山关帝庙


大殿正面墙上挂有类似藏传佛教的“五彩经幡”,道教寺庙为何挂这个呢?


崂山关帝庙


仔细观察,经幡上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白马驮经”的图案,这是否是道家的经幡?

崂山关帝庙


西偏殿

崂山关帝庙


东偏殿

崂山关帝庙


西厢房


崂山关帝庙


由内有著名的山茶花。

崂山关帝庙



崂山关帝庙


黄杨

崂山关帝庙



崂山关帝庙


流苏

崂山关帝庙



崂山关帝庙


木樨

崂山关帝庙



崂山关帝庙



崂山关帝庙


大门旁是厕所

崂山关帝庙



崂山关帝庙


大门外左边是一棵大槐树。

崂山关帝庙


右边是一棵老楸树。

崂山关帝庙



崂山关帝庙


庙后侧

崂山关帝庙


庙南墙边有一个老井。

崂山关帝庙


石碑后面是庙的保护范围,现在这座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时代:清代
保护范围:以关帝庙围墙为界,四周各外扩50米。

2013年5月3日,从国家文物局传来喜讯,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崂山道教建筑群名列其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使崂山区实现了“国保”单位零突破。
崂山道教建筑群含太清宫、上清宫、太平宫、明霞洞、华楼宫、蔚竹庵、白云洞、明道观、关帝庙、太和观、沧海观等11座古建筑,时间跨度由汉至清,是记录崂山道教文化历史信息的最重要的物质载体,伴随着道教在崂山的兴衰而不断发展,久经历史积淀,蔚为大观,史上曾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的盛况,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太清宫、太平宫、上清宫等多处建筑均曾受朝廷颁敕封赐,规格较高。崂山道教整体性呈现了道教特别是全真道在北方发展的历史脉络,如实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制度及社会生活,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宗教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崂山东华宫
后一篇:崂山太平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