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2017-06-21 14:57:00)
标签:

平度天柱山

魏碑

魏文公上碑

分类: 古迹石刻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天柱山古时称高宝山,在巍峨秀丽的大泽山西南的群山中,有一“孤峰秀峙,高冠霄星”,此即闻名的“天柱山”。它位于青岛平度市大泽山镇的北隋村之北1.5公里处,海拔280米。天柱山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天柱山摩崖石刻。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山大门,半山腰是花岗岩碑亭。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山门边有一石碑,上面记载:天柱山山门,日本国东日本旅客铁道株式会社援建、日本国东日本铁道文化财团援建。

据传,在扶桑日本书道中,不乏钟爱中国书法之士,极力推崇天柱山魏碑。日本的书道深受中国书法的影响,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的碑刻都受到日本书法家的临摹。然,在中国大地上,有一块国人并不熟悉的碑,却被日本人推崇备至。一个多世纪以来,日本书法界的人士以到中国亲眼看到这块摩崖碑刻为荣,而每当他们虔诚地来到这块碑前,一个个便热泪盈眶,双手合十地膜拜。这块碑便是天柱山“郑文公碑”。

可见,天柱碑刻应当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有道是地上文物看陕西,地下文物看河南,书道朋友看天柱。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平度天柱山摩崖石刻,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3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柱山距平度市区以北约25公里,地处大泽山南麓,以"郑文公碑"(又称郑羲上碑,下碑在莱州云峰山)为代表的天柱山摩崖石刻位于该山之阳。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碑后侧有保护范围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1984年5月,刘海粟登山为郑碑题词,赞为:“魏碑国宝,绝壁生辉”。天柱山摩崖石刻是我国稀有的书法刻石艺术瑰宝,近几年来,来此观瞻者络绎不绝。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平度八景:
“天柱魏碑”,瑰讳博达,绝壁生辉,孤峰秀峙,名闻中外。  
“大泽叠翠”,苍松倒挂,瀑布倚空,群峰磅磺,林璧幽美。 
“现河水榭”,杨柳夹岸,花草芳地,小桥流水,极尽风采。
“龙湾垂钓”,湖光山影,云水相融,飞鱼击水,游者同乐。 
“即墨故城”,名播古今,外城废池,残垣断壁,规模恢宏。
“云山烟波”,叠峰层云,平湖溢翠,烟波浩森,水天一色。
“北台蟠松”,双树对生,虹枝连理,虽经千秋,四季苍碧。  
“千佛飞阁”,石柱重搪,凌空欲飞,俯墩四近,佳境尽览。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79年还是县保,88年成为国保。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郑昭道(公元?—515年)北魏著名书家。字僖伯,自称中岳先生。荥阳(今属河南省)人。官国子祭酒、光州刺史、青州刺更、秘书监,谥曰文恭。工书善正书,体势高逸,作大字尢佳。郑道昭其书写的魏碑体,突出体现了我国书法由隶书到楷书的转变,故此碑受到古今书法家所推重。
北朝时,如今的山东平度、莱州统属光州管辖,身为光州刺史、平东将军的郑道昭喜好访道拜仙,乐游名山秀水,他于北魏永平四年(公元511年)来到天柱山镌刻了《郑文公碑》等碑刻。此碑座落在天柱山之阳的云崖上,碑身由一块天然之碑状石,于碑阳处稍加凿磨而成。碑高3米半,宽1米半,碑文19行,行多为50字,计881字。其内容系记载郑道昭之父郑羲的生平事迹和一些著作。此碑结字宽正,笔力雄健,体现了北魏时期由隶到楷的变革,因而郑道昭与东晋王羲之并称“南北书圣”。清朝书法家包世臣称此石刻为楷隶之极。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公元511年,郑道昭选择天柱山半山腰一块天然碑状石,稍加琢磨,组织撰刻了“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新修的石阶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为了保护珍贵文物,所有的石刻处都已加上铁围栏。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这块向前倾斜的巨石,就是大名鼎鼎的魏碑。上面镌刻的是《郑文公上碑》。
巨石高3.2米,宽1.5米,阴文20行,每行40至50字不等,共计881个字,碑文1400余年至今仍清晰可辨。 该碑是北魏永平四年(511)光州刺史郑道昭所书镌,碑文记述了其父持节将军兖州刺史南阳公郑羲的生平事迹和著述。因郑羲的谥号为郑文公,故此碑的全称为:“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沿西侧阶梯而上,有一小石亭,内有郑道昭的《上游下息》石刻。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上游下息》:”荥阳郑道昭上游天柱下息云峰”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这是魏碑亭上面的另一小亭。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回首看山下。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脚下的魏碑亭。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小亭内有郑道昭石刻:“此天柱之山”。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继续东行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天柱山峰顶东北侧,有一天然形成的宽大高敞的石洞,俗称"石室"。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天柱山峰顶东北侧,有一天然形成的宽大高敞的石洞,俗称"石室"。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北壁镌有郑道昭撰写的《天柱山东堪石室铭》,此铭6行,行12~15字不等,计115字。写得婉丽飞动,饶有天趣,把天柱山和石室描写得绚丽多彩、令人神往。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平度天柱山北魏石刻


向东远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