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外九水石刻

标签:
崂山石刻崂山北九水外九水石刻 |
分类: 古迹石刻 |

黑虎山

题刻“玉笋峰”。与黑虎山相对,山上怪石排比如笋,古称玉笋峰,字刻在右岸石壁上,隶书,字径60厘米。原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予昂书,一水于家刻。
遥望玉笋峰。
“隧洞”
路标“二水”。在锦屏岩下水渠旁,字径30厘米。
路标“三水”。过二水东折而南约500米即为外三水,字刻于三水水库道左。
同石题刻“青迭绿绕”,“青岛晚报植树纪念,一九九二年三月二十一日,高小严书”
题刻“北九水公路竣工纪念”
路标“四水”。在三水水库东500米处,山势层叠,排比而上如悬梯,古称天梯峡,山根临水处古人凿有登山脚窝,称脚窝石,现已没入水库中。字刻于飞来石下。
题刻“天开异境”。路北山谷中,古有杏树庵,为五水景点,原有“明天启四年刻天开异境”共10字,天启四年为1624年,此为北九水最古老的刻石,今已不存。1981年予以恢复,四字横排,字径50厘米,刻于山口左方,出此山口,山豁然开朗,另有一番景色。书法家魏启后书。
路标“六水”。在五水东500米处,山险水湍,骆驼头峰高耸入云,字刻在峰下。
骆驼头峰
诗刻“骆驼头”。诗为:“蜃楼不让骆驼头,高节知居水上流。一介生平木石伴,盛名洋溢遍全洲。”东崂李香亭诗并镌,具体年月不明。诗刻在骆驼头峰下石崮上,字颇小。

题刻“小丹丘”。在七水中,有峰矗立,巨石磊@,石呈赤绿色,俗称小梳洗楼,亦称小丹丘,山势奇特,秀如盆景,古时游山必沿此经过,现今修通公路后,车从山头而越,此景往往被忽略。字刻在峰顶石上,南向,自九水返回时可见,字径40厘米。集郑板桥书。
路标“七水”。在骆驼峰南0.75公里处,古时有烟村茅屋散落,称七水村,因此处有山神祠,又称七水庙子,现名河西村,游外九水至此,路程已过大半。字刻于路右电线杆之石垛上。
河西村村口
题刻“松涛涧”。西山为松林,山雄水涌,水应松啸如惊涛之远至,环境幽静,至此已近九水。字刻于水中石崮上,字径80厘米。集黄庭坚书。
1951年时,为青岛结核病疗养院。
题刻“仙古洞”。1982年增刻仙古洞三字于山坡巨石上,字径1.5米,游人遥可相望。
疗养院对面有得月桥,1982年建。
过桥进院,内有一栋大楼和两栋小别墅。据说曾是德国人的疗养院。
九水车站旁有太和观,内有一处较为珍贵的石刻。山东巡抚崔应阶的《玉鳞口》。
五水有处山崖,很像打盹的孙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