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崂山蔚竹庵及石刻

(2015-12-05 10:27:19)
标签:

崂山蔚竹庵

崂山石刻

分类: 佛庙道观

崂山蔚竹庵及石刻
 
蔚竹庵,道教庵堂。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境内的崂山中部峰峦间。据石碑文献记载,明万历十七年(1589)道士宋冲儒云游到此,见其处山峦叠翠,怪石奇秀,松竹茂盛,泉水潺潺,环境极幽,遂建道观,并移载翠竹,环绕成林,故取其建道观名曰"蔚竹庵",后此庵多次重修。

崂山蔚竹庵及石刻
 
 
庵门前。蔚竹庵于2006年升庵为观,现名蔚竹观。
自内九水的双石屋村外,沿山路东行去潮音瀑,向东北行,翻过山头,行程约两公里,即达蔚竹庵。
蔚竹庵座落于崂山北麓凤崮之下,东通滑溜口,西通双石屋,据称在蔚竹庵建庵之前,管山人曾在此搭窝铺居住。明代万历十七年(公元1598年)宋冲儒真人云游崂山时,见这山峦叠翠,涧水鸣琴,实乃世外仙境,遂不畏艰辛,建一道观,并移竹环栽,取名蔚竹庵。蔚竹庵占地二亩六分,建筑面积达150余平方米,计有房舍20余间,是一处精玲珑的小院落。
 

崂山蔚竹庵及石刻
 
进门照壁墙

崂山蔚竹庵及石刻
 
照壁墙后侧刻有《南华经》

崂山蔚竹庵及石刻
 

崂山蔚竹庵及石刻
 
庵门里侧对联

崂山蔚竹庵及石刻
 
 
崂山蔚竹庵及石刻


有正殿三间,原祀檀木精雕真武帝、铜铸三官神像和慈航真人,均属珍贵文物,可惜在十年浩劫中被毁。现在的神像都是后来复原的。殿后峭壁料岩,苍松吐翠;门前溪涧流水,叮咚悦耳;周围蔚竹环抱,曲径通幽。
 
 
崂山蔚竹庵及石刻
 
正殿东墙上镶嵌有石刻,是开山祖师、华山派第十一代传人宋冲儒留字。内容:
“大明国山东莱州府胶州即墨县仁化乡聚仙社崂山蔚儿舖新建
    三元殿蔚竹庵
    计开四至:东至莺嘴石,南至三教堂,西至丑蒲庵,北至大山顶。
    住持道人   宋冲儒
    万历二十一年立 ”
 
明朝万历二十一年,是公元1593年。
 

崂山蔚竹庵及石刻

正殿西也墙上镶嵌有石刻,是华山派弟子李礼秀等8位留字。内容:
“重修蔚竹庵庙记
   蔚竹庵是吾仙师祖来真人养静之处,始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创建者也,山素无田地自余,师祖宋真人羽化后期间,住持者选为流连至。
   嘉庆十七年,饥馑荐臻,住持姜祥玉者,用度无计,赴外访去。其时庙宇倾圮,神像凋残。道人李礼秀,因虑先师祖之志宝,欲香火永隆,虽不能兴胜,亦宜守成。是年秋,遂率徒赴住,励节勤俭,修植树木,蓄积其中二十余年,始得涧其地势,重修其圮基。因时颇兴,爰立碑以誌不朽。
 住持道人:李礼秀 
                  庞志远  李智霞   康志纯
                  康信成  由信亮   李信巳   徐嘉乐
   道光十九年四月  立 
 
道光十九年,是公元1839年。


崂山蔚竹庵及石刻

现在门口石碑后面有蔚竹庵四至,与古时相比,已缩小很多。
 
 
崂山蔚竹庵及石刻

 
崂山蔚竹庵及石刻
 
石刻内容:

蔚儿铺是吾先老太师宋真人购于马万者也,时在万历十七年。其次年运畚朽壤,凿石芟草,创三官殿一座,茅屋三间,炊爨栖息于其中,即游客骚士登临,亦于此容榻焉。山素无天地,所恃为讨活者,松栗二树连冈遍陵,故不惟无虞,而且有余饶。

至乾隆卅五年,有同祖门下江相玉者,向吾师祖栾仁化揽住此地。其时,乔松参天相接,古栗合围数抱。而相玉住持四十余年,参天相接者尽归乌有,合围数抱者荡然一空。且庙宇倾圮,房屋破坏,又值嘉庆十七年,饥馑荐臻,用度无赀,因央庵主杨印主庵将此地追回。李礼秀因念其疲老病废,当年所有之古栗乔松亦概置不问。

是年秋,李祖秀因率徒李智霞、徒孙周信学、李信法、王信志、张信禄住持于此,庙宇重修,树木更植,用是作记,以志颠末。

四至:东莺嘴石,西至丑蒲庵,南至三教堂,北至大山顶。

嘉庆二十二年四月初六日立


崂山蔚竹庵及石刻

 
清朝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四月,道士李礼秀等人在东山墙外侧留下石刻,石刻记录了蔚竹庵的创建历史和蔚竹庵的四至等。其中李礼秀的名字刻错一次,如李祖秀)。石刻内容与正殿东、西墙石刻基本一致,如四至完全一样。但这块石刻的时间比殿内东墙石刻晚224年,比殿内西墙石刻早22年。
这块石刻中提到的败家道士叫江相玉,而西墙石刻里败家道士叫姜祥玉,两个名字音同字不同,想必是同一人。这里还提到了一位徒弟和四位徒孙,可按庙谱查对。
 
 
崂山蔚竹庵及石刻

这里没有提到道士江相玉, 看来他已经被开除了。另,李智霞是女道士?
李礼修应该是石刻中的李礼秀,可能是现代道士犯的错误。
 
崂山蔚竹庵及石刻
 
出庵左转下石阶,有水井一口,名“至善泉”,青岛书画家张鹏题。
 

崂山蔚竹庵及石刻
 

崂山蔚竹庵及石刻

 
庵门口巨石上有题刻,“陈介卿   民二二、七一”。陈介卿为东北人,又名陈兴亚,张学良所属东北军军官。刻于民国22年,即1933年。
 

崂山蔚竹庵及石刻
 
正殿内壁画《老子讲经》
 

崂山蔚竹庵及石刻
 
东殿供奉观世音菩萨。
从这里我们明显能看出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对佛教的改造和影响。道教称观世音菩萨为洞天帝主圆通自在天尊。因为在宋代道教成为统治者支持的宗教,宣和元年,皇帝下诏,把佛祖改称为大觉金仙,罗汉改为尊者,观世音改称为观音大士,并入了道教。观世音菩萨曾立誓度尽天下众生,众生得度,然后自己最后一个得道,所以数千百年以来,仍称观世音菩萨而不称佛。
 

崂山蔚竹庵及石刻

 
崂山蔚竹庵及石刻
 
 
崂山蔚竹庵及石刻


崂山蔚竹庵及石刻

 先叫蔚竹庵,后改叫蔚竹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