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科小学一年级唱歌综合课教学设计

分类: 高效课堂 |
音乐学科小学一年级唱歌综合课教学设计
张老师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本课是以音乐课程标准中的“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能力出发,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进行音乐实践”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设计的。
(二)理论依据
本课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其理论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促者的作用,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促使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探究或实践活动,学生利用情境、合作学习等方式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和首创性精神,最终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包括4个作品:聆听作品2首:一首是《快乐的小熊猫》,这首乐曲的时长为2’06”。它选自动画片《熊猫百货商店》 ,这个动画片视频时长为16’17”。另一首是管弦乐《火车波尔卡》,时长为2’42”。两首演唱作品:分别是歌曲《赛船》,时长为为30”。歌曲《火车开了》,时长为1’21”。
这一课的知识技能是对二分音符的认识,这是继前面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认识之后的对音符的认识,就提示一点,二分音符的时值是两拍,我们读的时候是“走欧”,在拍手时有时会将手分开,我认为这是不准确的,只有后面是休止符时 才应该分开,如果是二分音符的话应该手是一直拍着的。
2、核心内容分析:
《火车开啦》是一首大调式的歌曲,一段体,有四个乐句组成,全曲的节奏简单、明快,旋律多位级进,流畅上口。 歌曲已开始就采用了火车开动时“咔嚓咔嚓”声响的象声词,第二句又采用了完全重复的手法;第三乐句在高音区进行,配以舒展的节奏,与前面的乐句形成对比,好像火车在迅速地飞驰,也表现了火车司机开动火车的自豪感;最后一乐句是大调式主三和弦的分解进行。
这首歌曲的节奏鲜明,适合做开火车的游戏。低年级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八分音符的节奏和歌曲活泼的情绪,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的熏陶。
3、相关内容分析: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这个班是今年9月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班上具有音乐基础的学生占47%。学生们在近三个月的音乐课学习中,熟悉了音乐课的课堂常规,初步养成了聆听音乐的学习习惯。教学中通过学唱歌曲和学做"开火车"游戏,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和在音乐活动中动作的协调性,同时也可以引起学生对自然界和生活中各种声音的关注。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1、教学方式:
采用听唱法学唱歌曲,采用对比的方法体会速度的变化对表现歌曲产生的效果。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音乐游戏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设计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参与音乐课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整个教学活动主要采用启发学生自主探寻、领悟体验。真正让学生做到对音乐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2、教学手段: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中有以下活动“跟我听、跟我拍、跟我唱、跟我动、跟我吹”等几个步骤,将音乐实践活动贯穿始终。学生们在节奏练习、倾听歌曲、理解歌词的基础上,通过参与、体验、探究、律动的方式表现歌曲。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水到渠成。由于在唱会、唱好歌曲的基础上要进行初步的和声练习,将下面的模拟火车汽笛的声音进行单独练习,唱熟之后,学生分成两个部分进行歌曲的合唱训练,发展学生的听力。
(四)技术准备:
1、音乐软件的技术准备
(1)用打谱软件打印歌谱。
(2)用音乐编辑软件准备不同速度的歌曲伴奏。
2、口风琴使用的准备。
3、拓展音响及视屏的准备。
(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
1、把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听觉能力放在首位。根据本班学生特点,继续落实学生音乐课堂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教师采用多种活动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对唱歌发声位置低或喊唱的同学随时进行纠正。
2、构建以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是由相互关联的音乐活动展开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想方设法促进学生的思维、情感的活跃性,注重开展师生、生生合作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3、使用图片、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聆听《火车波尔卡》,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随着歌曲做动作等活动学习,感受乐曲、歌曲表现的火车启动、行进、进站的情景。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火车开啦》,能排着队形和大家一起边唱歌边模仿开火车的动作能在歌曲中找到并跟着老师唱一唱。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歌曲《火车开啦》的演唱
(二)教学难点:
准确演唱歌曲《火车开啦》的第二乐句歌词
五、教学过程
(1)教师指导学生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歌曲。
(2)学生用对比的方式体会速度的变化对表现歌曲情绪产生的作用。
(3)师生用律动的方式配合表现歌曲。(加入音乐游戏)
4、合唱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唱,在演唱歌曲第一句之前加入以上这个乐句。
(四)口风琴练习:
1、教师指导学生吹奏
2、师生合奏
(五)课堂小结:
六、学习评价方式
(一)评价方式
本课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教师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学生自评安排在第四部分合作、表现环节分组展示之后。
(二)评价量规
七、教学设计的特点
本课教学设计与以往不同的是:
一、课上注重学生学习聆听习惯、唱歌姿势、咬字、吐字、与人合作学习等习惯的培养。
二、音乐活动的设计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音乐知识顺带着学,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立足于学生的听觉发展,建立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
三、为了解决教学时间的矛盾,教师在唱会、唱好歌曲的基础上设计了合唱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