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竑琦经典语录

(2014-06-01 22:58:10)
标签:

教育

我是一位农民的儿子,深深地热爱我的祖国和勤劳善良的人民,把创业的艰辛永远的留给自己,把成功的喜悦永远的奉献给黎民百姓。自已永远在艰辛中饱尝人生的快乐,全心全意的为觉悟人生的事业奉献终生,以此来回报祖宗的传承之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培育之恩、友人的鞭策之恩、圣贤的开化之恩、祖国的养育之恩和天地万物的承载之恩,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这是我一生的追求!

1、人在不觉悟的时候,越贪越嫌少;觉悟之后,越舍越嫌少。

2、我在乎我做什么,我绝不在乎别人说什么。

3、在冲出困难的时候,我好比是背着行囊,带着干粮,走在戈壁滩上。往前看,没有路,得自己踏出路来;回头看,没有追随者,很孤独。但是我有信念,按照佛教讲,叫心中有佛;按照经典文化讲,叫心中有爱。

4、学经典文化的好处:一、身体是健康的,身心是和谐的。二、老人是幸福的。三、夫妻是和睦的。四、孩子是身心健康的,是有出息的。读经典文化就是积德行善,是从根上做。

5、是儿不用管,全凭祖宗父母的德行感。父母不去修,只教孩子做,是做不成的。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父母;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现在的孩子有问题,只是因为家长、老师有问题。他身上不好的毛病、习气,不都是家长和老师给养成的吗?809000后处于一个极其倒霉的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当我们奔着钱使劲的时候,奔名奔利使劲的时候,把孩子的教育、把孩子的成长、把孩子的精神世界的开发和塑造全耽误了。

6、我忍一时的心痛,让孩子吃点苦,成就孩子的未来,她才会珍惜她得到的幸福!经历是财富,苦难是资本。不让孩子吃苦,不就等于剥夺了孩子创造自我幸福的机会吗?孩子即使有了幸福也不懂得珍惜!很多家长不知道,当你说你可爱孩子的时候,你是在用一种孩子最能接受的方式养育他,结果是你把他给坑了,你把他的法身慧命全给破坏了,你是他的冤亲债主啊!你哪是他的真正父母啊!在今天,99%的家庭在上演着这样的悲剧。什么原因,不明理啊!吃苦是孩子幼小时必经的阶段,如果没有这个过程,这个孩子就很难得到人性的开发。

7、近人要远,远人要近。近人都是因果来的,这个因果圈子,你要时时处处的提防,你跟他走得越近,你往往越在害他。为什么?越近的时候,你讲情,不讲理,你更不再讲法,你在讲的是丧失理智的、丧失道德的溺爱。结果把孩子给坑了。如果你把情缘上升到法缘,再把法缘上升到佛缘。你这个因果圈子就跑出来了。这是近人要远。远人要近,就是要把对待自己亲人、对待自己孩子的这种爱,延伸到更多孩子身上去。你这就是大爱、博爱、圣贤的爱。用情,心容易发软,很容易感到做啥事孩子都是对的,不就是丧失理智吗?

 

8、水满了自然就流淌。读了经典文化,个个不是满腹经纶吗?害怕考试?

912岁以后的孩子很难教,因为身边到处有不良的教唆犯。网吧、电视、手机、不良的家庭都是。网吧、上网,这是人在吸食电子鸦片,比过去抽大烟还严重。我们看电视也是圣贤故事、经典文化故事。我们学校没有骂人的、没有打架的。啥原因,天天和圣贤作伴。

10、西方的文化,在你悠哉悠哉的时候,把那些吃喝嫖赌的习性给你带过来了,把你中国人的经典文化淡忘了,把你个人的奢望全给你开发出来了,最后在你悠哉悠哉的时候,不用枪炮,你已经是我的精神俘虏了,消灭你这个民族。多可怕!你还是黑眼睛、黄皮肤,你还是中国心吗?

11、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没有经典文化的熏陶,孩子就完了。一个民族,从上到下不崇尚经典文化,这个民族所发生的事,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不发生的。想想看,我现在吃什么放心,啥原因,当人只奔钱去使劲的时候,这个社会就太可怕了。

12、在道德伦理丧失的年代,做好人比做坏人还难。

13、行别人所不能行,忍别人所不能忍。

14、钱越多越不迷惑。我全国各地免费讲课提出五不要:一、不要讲课费;二、不要纪念品;三,不要车接车送;四、不要招待;五、不要任何荣誉称号。

 

15、灾是咋来的?任何天灾不都是人祸造成的吗?人祸咋来的?人心不好造成的。从现在做起,我们把这颗心改过来,改恶向善,自然灾害不就减轻了吗?当我们都彻底改了的时候,自然灾害不就没了吗?

16、一个人好了,不就好了一个世界吗?一个家庭好了,不就好了一个宇宙吗?

17、一个人看住自己都很难,在看住自己的时候还能感召别人,这不是我们生存的价值吗?

18、有些人苦苦的修,去追求那个飘渺的世界,追啥呀?实际做吧!处处不都是修行的道场吗?修行好了的时候,处处不都是极乐吗?

19、人,是一撇一捺。一撇是肉体,一捺是精神。人的精神从哪里来?从经典文化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百善孝为先。神明通于天地,光于日月,无所不通。(孝经)。我们吃的可以看出,人是众多精华的载体,人是万物之灵。灵的开发怎么和神明在一起呢?我们享受着万物,那么,对他们最好的报答就是对众生的奉献。对父母来说是孝,对他人来说是善,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是德。神明就是这样来的,人的精神世界就是这样铸造出来的。

20、有些人当上大人物了,你能说他没有能力吗?没有毅力吗?没有知识吗?全有,甚至不缺少综合能力。但一夜之间,被双规了!为啥?犯错误了。为啥?精神没了。没了精神这一捺,这一瞬间,他的名声一败涂地。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孩子有出息,如果仅仅是有这些出息,还不如没有出息。为啥?露多大脸,炫多大的眼。升迁的时候都为他光宗耀祖而欢喜,一旦出了问题都跟着遗臭万年。《论语》中讲,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做人在先,学知识在最后,现在的教育正好反了。不能说现在的教育不好,如果能把道德教育放在里面,并加以强调,那就更好了。人的这一撇一捺就立起来了。

21、在忍耐和承受的过程中还能找到感激别人的那种快乐感觉,就叫波罗蜜。

22、圣贤经典把我们教化出来,让我们生出感恩之心,让我们那颗混沌的心苏醒过来,历经清醒、觉醒,一直到觉悟。历经混沌、感恩、知耻、苏醒、清醒、觉醒、觉悟。

23、举例,以一张纸挡在眼前。你们看到我的眼睛吗?看不到,因为他挡着。因为他挡着,使得我们之间沟通困难,使得我们之间互相不理解,使得咱们之间马上出现了沟通障碍,咱们的烦恼、忧愁,全出来了。它是啥?是纸吗?它不是咱心灵沟通的障碍吗,这不叫业障吗?演示,蹲下来,问,能看见吗?能。这叫啥,能低下来。当我们跟任何一个人在沟通上、心灵上有障碍的时候,一定是咱们还在高处。你的心低下来的时候,你就什么都能看清了。蹲下来的过程,是转;看清楚你们的时候,叫化。转化不就这么来的吗?谁学会低下来,谁就学会了转化。所以说,低处有道,高处有险。德是积出来的,道是行出来的。咋行?永远在低处!障碍无处不在,智慧也无处不在,障碍是啥?开启你智慧之门的源头啊!因为有了它,你才学会转化,他不是你智慧的源头是什么?所以,只要还有我们没有想开的事情,一定是咱缺少智慧。当我们怀着敬仰的心去对待圣贤的时候,你会得到圣贤的教诲;当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去对待他人的时候,我们会得到他人的回馈!

 

24、你的摄受力、感召力来自于你自己,来源于你用对待你父母的那颗感恩之心去对待你的兄弟、亲人、朋友、爱人、孩子等一切给予你爱的人,你就会获得无限的能量。帮助别人就是解放自己,帮助别人就是成就自己,帮助别人能让自己从亏欠道上走出来。修这五伦,就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再轮回。当为祖国、为民族、为众生,一切都做得圆满的时候,我们这能量就无限大了。这个时候的你不就是顶天立地的人,不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华民族的圣贤吗?这一切,难吗?不难。你只要把一个小我,变成一个无穷大的我,就不难了。难在哪?难就难在不能从自我的小圈子里走出来。爱自己的父母,那叫私;爱天下的父母,那叫公。由一个小爱转化成大爱的过程,就是由一个小人转化成无限大人的过程。这叫众生有我,我即是众生,众生一体。

24、当我们在小圈子里的时候要内观,内观自己亏什么道,往上补。外观众生,看众生有多少优点。众生对我们来说,他们都是志愿者、奉献者,一切都是为了成就我们这个大我而存在的。一个人变成无限大的过程,是从观自己毛病、修正自己,最后和众生融为一体的过程,这个时候得大自在。

25、众生一体,就会获得众生的无限能量,能量多了,你的德就厚了,老天就给你任务了,厚德载物。

26、有感恩心,可以生出博爱(圣经)。由自私的我变成一个无穷大的我,这个过程是忘我。在忘我的状态下你所做的一切,达到无为的境界(道家)。爱自己的父母是孝,是善,爱众生是德,我们这个变化过程就是至善至德(古兰经),是仁义礼智信(儒家),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章)。我们要去掉分别心,万法归一都是爱。爱的核心就是孝。爱的源头从父母那做。

27、修为的人在学习经典的时候,首先就是读写记背,第二步是广学多闻,第三步是融会贯通,最后才能一门深入。(学习的过程就是如此。)如果不能做到广学多闻,你就会有分别心,就是“凡夫”,就会执著于相。

28、背诵经典文化的次第:启蒙段《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适合幼儿园;《孝经》《孟子》适合小学段;《大学》《中庸》适合初中段;《论语》适合高中段;,《道德经》适合大学段;《易经》《礼记》《学记》适合研究生、博士生段。

29、孔子把人的智能分为四个层次: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困而不学(论语)。老子分为三个层次: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30、女人伟大,时刻在编织着人类爱的网。男人领妻修道,女人助夫成德,成就和谐的家庭。

31、人的四个四维空间:一、俗世,在这空间里头,人们天天讲是非,弄出病来了。病怎么来的?从出生看,先是吃奶。人天生的那种禀性“贪”,有的小孩给别人东西,这是舍,舍是天性。贪、嗔、痴、慢、疑,贪功、名、利、禄、养。(养是供养,给老师钱就是供养。)没达目的,就会生出恨、怨、恼、怒、烦,病就出现了。人生病,几乎都是亏欠道上得的病。能补救的,是德行上得的病。亏道亏大了,那就没救了。二、入世。这里讲善。自己做点善事,完了就说别人不好,这叫分别善恶。还是凡夫的心。在讲善学善的过程中,逐渐找到快乐了,这个时候,他由分别善恶中走出来了。三、出世。我在积德,你作邪恶。我在做有德行的事,你却做坏事。分别这个。人在积德中能够得到解脱,就是出世。四、超世。当你能达到无量无边的境界的时候,超越时空。这里讲空,讲无。在哪个空间就有那个空间的烦恼,只有超世,才会无善恶、无是非,无烦恼,享受快乐。俗世空间,讲的是知识,为金钱功名挣贪搅扰;入世空间讲善,学习的经典以儒家经典为主,它能让你从俗世中走出来,让你做仁义礼智信、让你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让你积德。道家讲出世,让你能做到圆融,会转化。超世是大乘佛法。修佛法的人,一定要从做人开始,如果仅从经典文化的要求开始做的时候,我们是没有根基的楼。修行要从基础做起,绝对不能好高骛远。

 

32、福报。钱、权、物,这都是我们所追求的。就正常人来看,这是定数。就定数来看,这个人是比较吝啬的人,是凡夫。学习经典文化的人能够做到舍,舍的时候还在追求功名利禄养。这个行为让你脱离了恶,转化为善。在行善的时候,你找到快乐,这时候你可以做到大舍。做到大舍的时候,你就把善转化为德。在这个转化过程中,你有执着于功名利禄养变为淡薄它,这种心境就是在积德。当你舍到自然地程度,舍到像没舍的时候,你会把德转化到无边无量的智慧。谁把自己的福报转化为善,谁就是善人。谁把自己的福报转化为德行,谁就是贤人。谁把德转化为无边无量的智慧,谁就是圣人。从这里看,同样是做一件事,你的心境不同,你得到的能量也就不同。反过来,我们不去舍,而是去贪,不该得的也得。当去贪的时候,就会把福报转化为恶。贪到一定程度,成为大贪的时候,那就是邪恶。当贪到像没贪的时候,成为罪恶。人要往这边发展对可怜啊,这是在往万丈深渊去跳。积善行德却是在走金光大道。一舍解百祸,一贪积百冤。

 

34、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携带着我们的心、我们的信息、我们的染色体、我们的基因,我们要是凡夫,孩子一定是“烦”人;我们要是善人,孩子一定会感召别人;我们要是贤人,孩子一定会化解别人的矛盾;我们要是圣人,我们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会超越自我,成为超人。从这一过程看,我们别想着,自己做个善人,让孩子成为圣人。这是不可能的。孩子是千里马,父母是培养孩子的伯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们的古圣先贤,是他先成古圣先贤吗?是他的祖宗、他的父母已经成了古圣先贤,他的子女才能成为古圣先贤的。我们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是孟子,那请问,你是孟母吗?你有孟母的德行和智慧吗?

35、我们都能做到圣人。回想自己有没有帮助过别人,在你帮助别人的时候,你想到了自己吗?你是不是处于一种忘我的、自然的状态?这个状态就是圣人的状态。我们修为,就是要把这种状态不断地扩大,今天半个小时,明天能不能一个小时,以后能不能一个半小时,这样一点点增加,我们能不能逐渐的让这种状态越来越多?直到我们的心中想着众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互相成就。当我们没有这颗感恩的心的时候,不是人家在糟蹋我们,而是我们没有智慧,

36、如果我们是善人,一定要看住自己。做事情的时候,我们的心每天要在善道上。如果看不住自己,变得自私自利,一下子就跑到恶这来了。人有多善,就会有多恶。做善,为祖宗添光加彩;作恶,就在败坏祖德。邪恶的人或是有罪恶的人,一瞬间也可以转化,这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圣。修善的人如果不在道上,那是第一大恶人。

37、想到了不讲,那叫吝法。吝法,那就愚痴了。看那老师,今天收孩子点钱、明天收孩子点钱、后天收孩子点钱,最后看,这老师成骨头架子了。为啥,没有精气神了。为啥没有了?老师的天职是传道、解惑、授业,结果是啥?惦记着孩子兜里的那点钱。你收一次钱,天地就把你的灵气收一次,收的最后,你的精气神全没有了。你说你的子孙后代还想有出息,还想有好报吗?天理难容。

38、核桃有皮、壳、仁。核桃的皮好比人的习性,壳好比人的禀性,仁好比人的天性。我们修为就是要把自己的天性显露出来。天性是觉性。咋吃到仁?砸。这就是受大屈,忍大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在忍受的过程中,快乐的天性出来了。这是一种方法。在我们周围有很多人,父母、朋友、孩子、亲人、爱人。我们是核桃,他们也是。大家生活在一个起,就好比是装在一个大框里。天天在一块磨擦,他们的作为不就是为了把你这颗仁给磨出来吗?我们还有什么资格不爱他们?我们应当找他们的好处。越是你恨的人,越是磨你磨得最狠的人,磨你最狠的人,离你天性显露出来最近,也是你最应该感谢的人。不怨人、找好处,你就自在了,你就快乐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