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解(2)
(2024-02-16 11:32:22)
标签:
文化 |
李白诗解(2)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忽”的意思是突然。
如果说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了某种惊喜之情,则要想产生这样一种惊喜之情,诗人必须有某种个性,喜爱“踏歌声”,喜欢看自己喜爱的事物意外地出现。
要想产生这样一种惊喜之情,诗人还必须足够幸运,以至于在自己“乘舟将欲行”的时候“忽闻岸上踏歌声”了。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惊喜之情,诗人就能够意识到某种事物的力量,就能够意识到今天的此一惊喜之情能够激活人们的自我表扬意识。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惊喜之情,诗人还能够意识到各种事物的价值,就能够意识到必须有某种信念,坚信只有伟大的人才能既能强有力地展示自己的伟大又能暗示自己有丰富的知识——知道只有伟大的人才能有力地赞美一个事物,知道只有不寻常的事物才能让人们乐于指出其能让一个人想起自己姓甚名谁,知道只有不寻常的事物才能让人们乐于指出其能让一个人产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之类的话所意味的美好的幻觉,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实现这样一种间接的自我表扬:对意味着“意外出现的好事”的“忽闻岸上踏歌声”,做出展示自己伟大的这样一种赞美——“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惊喜之情”受到了隐秘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