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解(1)
(2024-02-15 10:55:08)
标签:
文化 |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会须”的意思是应该。
如果说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了某种成就感,则要想产生这样一种成就感,诗人必须有某种个性,喜欢发现各种事实。
要想产生这样一种成就感,诗人还必须做出一定的努力,因此有了这样一些发现——“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成就感,诗人就能够意识到某种事物的力量,就能够意识到今天的此一成就感能够让人们激活人们强烈的自我高大感,诗人因此敢于当面指出他人对各种现象都是视而“不见”——“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就能够意识到此一成就感还能够激活人们强烈的行乐意识,诗人因此确立这样一种抽象的处世原则——“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因此制定出这样一种具体的狂欢计划——“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就能够意识到此一成就感还能够激活人们的自信心,自己因此发出这样的豪言壮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就能够意识到此一成就感还能够激活人们强烈的支配欲,诗人因此对“岑夫子”和“丹丘生”做出这样的发号施令——“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就能够意识到此一成就感还能够激活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诗人因此做出这样一种自我辩护——自己“但愿长醉不愿醒”,那是因为“钟鼓馔玉不足贵”;就能够意识到此一成就感还能够激活人们的自我表扬意识。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成就感,诗人还能够意识到某种事物的价值,就能够意识到必须有某种信念,坚信只有伟大的人才既能强有力地展示自己的伟大又能暗示自己有丰富的知识——知道只有伟大的人才能有力地赞美一个事物,知道只有不寻常的事物才能让人们即使必须付出“五花马,千金裘”所意味的巨大的代价也要将其获得,知道只有不寻常的事物才能让人们为自己不惜代价将其获得找来充足的理由(譬如这样做有助于人们把自己与“陈王”之类的不一般的人相提并论以及让自己免受有可能被发出的“主人何为言少钱”之类的质问再有就是兑现自己许下的“径须沽取对君酌”之类的诺言),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实现这样一种间接的自我表扬:对“美酒”做出展示自己伟大的这样一种赞美——“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成就感”受到了隐秘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