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杜甫诗解(7)

(2024-02-03 11:18:32)
标签:

文化

杜甫诗解(7)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重”在这里的意思是使变重。

如果说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了某种成就感,则要想产生这样一种成就感,诗人必须有某种个性,喜欢解释。

要想产生这样一种成就感,诗人还必须做出一定的努力,因此做出这样一种解释——自己把一场“雨”评价为“好雨”,那是因为它“知时节”,是因为它因此做到了“当春乃发生”,是因为它还做到了“随风潜入夜”,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成就感,诗人就能够意识到某种事物的力量,就能够意识到今天的此一成就感能够激活人们的自我表扬意识。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成就感,诗人就能够意识到某种事物的价值,就能够意识到必须有某种信念,坚信只有伟大的人才能既能强有力地展示自己的伟大又能暗示自己有丰富的知识——知道只有伟大的人才能有力地赞美一个事物,知道只有不寻常的事物才能让人们即使自己陶醉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之类的美好的想象所意味的快乐也要将其细加观察,知道只有不寻常的事物才能让人们为自己将其细加观察找来充足的理由(譬如这样做有助于人们从“野径云俱黑”所意味的痛苦中转移注意力),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实现这样一种间接的自我表扬:对意味着“灯”的“火”,做出展示自己伟大的这样一种赞美——“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成就感”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