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解(5)
(2024-01-31 11:54:24)
标签:
文化 |
杜甫诗解(5)
江畔寻花七绝句(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蹊”的意思是小路。
如果说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了某种喜悦之情,则要想产生这样一种喜悦之情,诗人必须有某种个性,喜爱大量的花卉。
要想产生这样一种喜悦之情,诗人还必须足够幸运,以至于出现了这样一幅景象——“满蹊”都是“花”。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喜悦之情,诗人就能够意识到某种事物的力量,就能够意识到今天的此一喜悦之情能够激活人们的自我表扬意识。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喜悦之情,诗人还能够意识到某种事物的价值,就能够意识到必须有某种信念,坚信只有伟大的人才能既能强有力地展示自己的伟大又能暗示自己有丰富的知识——知道只有伟大的人才能有力地赞美一个事物,知道只有不寻常的事物才能让人们即使出现了“流连戏蝶时时舞”和“自在娇莺恰恰啼”之类的各种美景也要将其细加观察,知道只有不寻常的事物才能让人们为自己将其细加观察找来充足的理由(譬如这样做有助于人们产生“千朵万朵压枝低”所意味的美好的幻觉),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实现这样一种间接的自我表扬:对意味着“大量的花卉”的“花满蹊”,做出展示自己伟大的这样一种赞美——“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喜悦之情”受到了隐秘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