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名言解(12)

(2023-09-18 18:12:21)
标签:

文化

孔子名言解(12)

1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第二)

(白话文: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的时候能够立足于社会了,四十岁的时候做到了不胡涂,五十岁的时候认识了天命,六十岁的时候听到什么话都能保持镇静,七十岁的时候随心所欲,却不逾越规矩。)

如果说孔子在这里表现出了某种兴奋之情,则要想产生这样一种兴奋之情,孔子必须有某种个性,喜爱不犯错误的随心所欲。

要想产生这样一种兴奋之情,孔子还必须足够幸运,以至于进入到了这样一种自由状态——“从心所欲,不逾矩”。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兴奋之情,孔子就能够意识到某种事物的力量,就能够意识到今天的此一兴奋之情能够激活人们的自我表扬意识。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兴奋之情,孔子还能够意识到某种事物的价值,就能够意识到必须有某种信念,坚信只有伟大的人才能既能强有力地展示自己的伟大又能暗示自己有丰富的知识——知道只有伟大的人才能有力地赞美一个事物,知道只有不寻常的事物才能让人们乐于记住其出现时自己的年龄是多少,知道只有不寻常的事物才能让人们乐于为其找来“志于学”、“立”、“不惑”、“知天命”和“耳顺”之类的有分量的各种各样的陪衬者,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实现这样一种间接的自我表扬:对意味着“进入到不犯错误的随心所欲境界”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做出展示自己伟大的这样一种赞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兴奋之情”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