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分类: 投资闲话 |
最近湖南有个官司挺吸引眼球,有一位消费者状告长沙移动,为什么手机流量用不完被清零。“流量”本来是个不怎么被人提起的词,指的是流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数量。但因为和手机一捆绑,就马上天天被念叨了。手机的流量,看不见摸不着,但需要交钱买。买多少,用多少,超出的部分,补钱。
那位湖南消费者告的就是这点:超出的部分要我交钱补,用不完省下来的部分,却又被移动公司清零。清零的意思就是归移动公司无偿收回。我出钱买的东西,不对,是我出钱买的流量,凭什么由你无偿拿走?天下哪有这个理?
于是,一纸诉状递上去,我的流量我作不了主,就请法院为小民做主!
长沙移动怎么回应的没听到,但是广东移动这边发声了。贵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广东移动的钟天华董事长说,流量清零是国际惯例。为了证明流量清零是天下至理,钟代表还生动地举例说明,“流量套餐就和肯德基套餐一样,套餐一定是比单买要便宜。不能说到肯德基买个套餐,薯条吃完了,把鸡腿还回去吧?”
本来,有“国际惯例”与“国情论”两张牌,就完全可攻可守,足以使移动们立于不败之地。但循循善诱的钟代表还意犹未尽地把肯德基的鸡腿扬起来时,就一不小心与湖南那位消费者站到一边去了。
肯德基的鸡腿当然不能退,但肯德基也无权把消费者吃不完的鸡腿无偿收回去再卖,无偿清零吧!消费者花钱买的鸡腿没吃完,消费者有权自己处置,可以打包带回家,下午再吃。同理,消费者花钱买的流量没用完,处置权当然也归消费者,完全可以存起来,以后再用。
大凡事物都可能有个逻辑。黑格尔写过《逻辑学》,说凡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那不合理的呢?因为存在,自然也就合理,至少是暂时合理了。
所以,大千世界就各有各的逻辑。肯德基的鸡腿,虽然未必能帮上移动的忙,但通过鸡腿,似乎能摸寻到移动的某些逻辑。基本轨迹即我思故我说,也就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有人问,中移动是否有垄断之嫌?移动人士回答说,过去曾有过6家通讯企业,怎么能说是垄断呢!
你问的是现在,他老兄想到的是过去,所以说的也就是曾经了。至于现状如何,独家垄断与寡头垄断,是否都同属垄断等等,就懒得顾及了。
忽然发现,只要底气够足,这条逻辑就非常实用。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有力地否定掉了问题本身。
有这种底气的上市公司,常常是很能赚钱的。买他们的股票,是一种选择。干脆卖身投靠,去做他们的员工,也是一种选择。
只是那流量最后如何发落,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