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复利与股息股价的亲密关系

(2014-02-18 08:54:46)
标签:

财经

分类: 投资闲话

复利与股息股价的亲密关系

 

李春根

    

                          

很多股市高手提到,复利是致富的利器。这是一种很深刻也很精致的思想。

复利本身并不复杂,有点像民间小故事“一个鸡蛋的家当”,鸡生蛋,蛋生鸡,越生越多。所以复利可以理解为“鸡蛋家当”的股市版:首先来自股票所代表的公司的赢利,而这些赢利又继续投放企业运营之中,从而产生增量的赢利,又再将所有的赢利投放到企业运营中,不断循环往复,如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需要说明的是,复利并不是金融学院商学院的研究成果,也不是迈克、大卫之类专家学者的伟大发明。事实上过去的一些土财主,也都能将复利操作得得心应手。比如在万恶的旧社会,地主老财经常发放高利贷,以复利的形式剥削贫下中农,喜儿就是这么被剥削成白毛女的。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能提供相对稳定股息的股票,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因为股票的复利即源自股息。

赚取复利,就是拥有了鸡蛋的家当之后,耐心地等着手中的蛋变得更多。

如果用1000元进行投资,并能在若干年保持复利,不同比例的复利在未来收益上的差距,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大。下面这张表能说明这一点:

    复利表

复利率

   1

5

10

20

40

5%

1050

1275

1600

2650

7000

10%

1100

1600

2600

6700

45000

15%

1150

2000

4050

16400

268000

20%

1200

2500

6200

38300

150万元

25%

1250

3050

9300

86700

750万元

 

就普通人的愿望而言,当然希望能尽早享受到投资的成果。一万年太久,四十年也太久,按心理学家的说法,二十年已差不多是通常投资者承受的极限。

复利意味着将手中股票持有较长的时间。因而有朋友说,好股票就不必太计较价格,早晚会有丰厚回报,这话当然是对的。

然而不能否认的事实是,复利与价格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大家知道,投资股票的收益,主要是来自股息与价差。

长期来看,单个股票的价格,基本上有3种形态。第一种是几年甚至十几二十年基本不变。第二种是买入之后不久,即开始上涨,甚至涨势喜人。第三种是买入之后,下跌了很长一段时间,然后才涨回,起伏很大。

先说第一种形态。如果手气一般,投资一只股票,股票价格数十年基本不变,且每年只有5%的复利。投入的1000元,复利20年后,收益也只有165%。就是咬着牙坚持40年,在白发苍苍之年叫孙子帮着从股市里把钱取出来,绝对数量也只增加6倍,可能连通胀都跑不赢。投进去时的资金能请人在酒楼吃顿饭,40年后取出可能就只够请吃麦当劳了。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10%或以上的复利,收益才能差强人意。若是25%的复利并且坚持40年,1000元就变成了750万,这还是以年为计算复利的单位。以月为计算单位的话,这个数字是2000万,足以令老头老太太激动得昏过去了!

之所以要求较高股息与长时间,是因为实际收益,主要来自股息。

第二种形态是手气不错,买入股票之后,股价随即上涨,而且涨得非常好。那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就不一定非要把自己当成巴菲特或费舍尔,差不多就获利了结。即使是巴菲特,在中石油涨到一定的时间,也都卖掉了,并没有把石油与可乐等同起来。

没有谁不希望买入股票后,股价随即大涨,然后在理想的价位上出手。这种情况的特点是时间短,见效快。虽然主要赚的是差价,但时间成本却非常低,可以说是绝大部分投资者的首选。

比较有意思的是第三种形态,在股息不变的前提下,股票价格却跌跌不休。从账面上看,当然是亏损。不过,因为能用不变的股息继续购买越来越便宜的股票。所以若干年后,如果股票价格又回到买入的原点的话,那么收益将超过第一种情况。

不变股息比例越高,股价下跌的程度越深,持股人变成土豪的速度就越快。因为实际上是在最后把股息与价差都赚到了手中。如果时间够长,收益还将大大超过第二种情况。

由此可以看到,股息形成复利的巨大力量。

                         

一只股票能否长期保持相对不变的股息,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上市公司必须长寿。因为当我们计算510年或20年的投资回报时,前提是这家企业在多年之后,仍旧呆在行情板里。

同时,这家上市公司还必须能有长期赢利的能力。否则,股息复利之类,就成无源之水。

找到一个能长期忠实地以股息作为回报的上市公司,需要投资者的眼光。更难的是,在当股票价格出现大的波动时,还能坚守买入时的初衷,紧握股票不动摇。

这种坚守的耐心,常常如刑罚一般痛苦,是对人性巨大的折磨。

如果把这种耐心前置的话,那么情况会改善很多,成为股市赢家的可能就更大。

所谓耐心前置,就是当确定看好某只股票之后,就得如猎食者一般,静静地等待着机会,也就是低价的到来。

股价越低,股息就越高,对所持股票未来的信心就越高,反之亦然。因此,当买到物美价廉的好股时,就等于是把第二、三两种情况的优势结合起来,成为有意外之喜的第四种情况。

所以,如果有眼光看中一只好股,又能耐心等到其价格很低,股息变得很高时买入,上上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