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三部曲
(2022-10-31 16:19:24)第一、加强课前预习
指导学生学会课前预习,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一般要做到:“看一看、画一画、写ー写、想一想。"看一看”就是看新授内容,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明白本节所学的主要内容;“画一画"即勾勒出本节重点、难点及不懂的地方,上课认真加以解;“写一写"即动手、动脑。用笔记出“看"出的问题和“画"出内容;“想一想”即回顾一下看过画过和写过的内容,发现问题,找出难点,在听课时加以解决。
第二、课堂精讲多练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精讲多练。教师首先要在备课上狠下功夫:备出内容,备出学生,备出兴趣,备出启发和练习。正确地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要特别注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征。心理学家表明小学生注意力最有效的时间是20分钟左右,教学中要掌握好这个尺度,新授的内容要在这时间内完成,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动手、动脑、动笔共同解决问题。一般应按照"导入尝试一讲解一练习作业"的程序进行。“讲解”一定要精讲,抓住核心,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第三、课后巩固提高
练习是小学学习数学的主要方法,也是固提高的有效途径。练习要精心设计,有目的地进行,防止“题海战”、“疲劳战”等不利于学生现固提高的方法出现。针对所学内容,选择有代表內容的类型题进行练习,也让学生自编一些与所学内容同类的类型题进行练习计算。通过练习掌握其规律,总结其方法,逐步提高计算能力。学生课堂上、课后做的练习题要及时批改,对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可以采用个别辅,优牛帮差生和全班讲解等方式,及时让学生掌握每个新授内容,绝大多数人掌握了,才能教学下一个内容。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要靠各位老师们共同探索、总结。几滴汗水,几分收获一切理论只有付诸实践,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前一篇:双减下的课堂
后一篇:“双减”,不减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