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育人功能
(2024-08-18 18:48:57)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将教育与文化有机融合,既在教育中深化文化的影响力,又为文化提供多样性传播途径,在互相支撑和相互促进中获得教育和文化的共同发展。
一、增强大学生价值认同,以红色文化引领性促进大学生坚定政治信仰
红色文化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先进文化,是坚定大学生政治立场、培育大学生爱国情怀、锤炼大学生品格、积淀大学生人文素养、塑造大学生美好心灵的重要载体。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来源之一,要将其融入价值观教育各环节,以文化的引领力增强大学生价值认同、坚定大学生政治立场。第一,就红色文化的内容而言,其深层次蕴含的关于理想信念、精神价值、行为世范、科学方法与当代大学生应当追求的主流价值观高度契合,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红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处于“拔节孕穗期”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大有裨益。第二,就红色文化的历史逻辑而言,红色文化包含的诸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铸就的,印刻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惧风险、坚定理想、敢于斗争、勇于胜利、自强不息的革命节气和优秀品质。在价值观中融入红色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强化政治自信、坚定政治信仰、明确政治站位。
二、激发大学生情感共鸣,以红色文化生动性促进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
情感共鸣是大学生内化和践行价值观的前提条件,尤其是地方红色文化能够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第一,红色文化不仅有理论的创新,也有具象化的实践印证。多元化、多形式、多样化的红色 作品,可以丰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内容。例如,在弘扬红色文化实践中孕育出的大量红色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歌曲及其他艺术作品。这些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感染力和趣味性,吸引着大学生主动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与洗礼,能够满足大学生的情感诉,激发大学生的情感认同。第二,红色文化蕴含着大量的物质文化。物质文化的真实性、生动性,能够激发大学生情感共鸣。高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当地革命遗址、历史博物馆和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资源,通过现场参观、组织研讨、体验式学习、沉浸式感受等形式,引导大学生在实际参观中直观了解革命历史,切实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与生命力,并激发强烈的情感认同。
三、提供大学生榜样示范,以红色文化实践性促进大学生陶冶高尚品格
红色文化是革命先辈为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而抛头颅、洒热血的真实生动写照,无论是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还是英雄人物、英雄事迹,无不彰显了中华儿女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的宝贵精神和坚韧品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挖掘其中的榜样人物资源,以红色文化引导大学生陶冶品格、砥砺奋进。第一,红色文化中先进的革命事迹是学习的有效资源。事迹是指个人或集体在某个领域、某个时间段所做出的重要的、有影响力的行为或成就,是宝贵精神品质的载体支撑。红色文化蕴含着井冈山故事、长征故事、延安故事等,这些故事承载的家国情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良好素材。第二,英雄人物故事。在红色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不可摧的壮歌,他们真实可感的形象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大无畏的革命奋斗精神。红色精神品质所包含的爱国主义情怀、坚定信仰、不屈品质、奉献精神,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锡相向而行的。大学生在学习英雄人物革命精神的过程中,会受到强烈感染,有助于坚定他们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