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刻理解教育、科技、人才在国家发展中战略性支撑作用,教育大学生激发科技创新潜能

(2023-05-14 17:21:45)


党的最高领导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放到如此高的战略地位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的判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要教育大学生准确理解中央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作为战略抓手的英明决策进而明确自身责任,勇于使命担当。

一,教育大学生珍惜时光、勤奋学习、努力成才。近年来,国家为教育科技事业发展,为人才脱颖而出制定了各种政策措施。当前大多数大学生能够珍惜当前安定和谐的社会局面,勤奋刻苦努力地学习,但也有相当多的大学生不珍惜大青春,滋生出“躺平”思想,放松了对学业方面的自我要求。这部分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与国家期盼和要求相距甚远。因此,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急需加强对大学生学习成才教育,加强大学生刻苦钻研精神的教育,促进大学生通过艰苦努力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二,教育大学生崇尚科技、勇于创新,发挥创新潜能。党的第二代领导人说过“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国际上各国之间在科技领域的竞争愈加激烈,科技实力在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中占据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历代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支持下,我国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最高领导人高度关注科技事业,2018 5 28 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有明显提高,但我国科技水平与世界科技强国还有不小差距。我国教育体制本身就存在创新思维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大学生自身创新意识不强,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的理解和实践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要教育大学生崇尚科技、勇于创新,培育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潜能,为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