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占用成本以及规划的决策有哪些
(2014-05-06 15:36:04)
标签:
财务管理存货 |
分类: 中级会计职称 |
存货是指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生产或销售而储备的物资。存货决策可分为存货与否决策、存货数量决策、存货期限决策等几个方面。其中,存货与否决策涉及零库存问题;存货数量决策决定存货的批量,包括采购批量和生产批量;存货期限决策涉及商品保本期和商品保利期问题。下面为大家介绍下2014《财务管理》中关于存货规划的决策以及占用成本有哪些的内容知识。
一、存货占用成本
1、存货空间费用
存货的保存常常需要热、光、冷冻、安全等专门的服务,有关设备可以租赁,也可以建造,但无论是租赁设备还是自建设备,都是存货越多,空间费用越高。
2、税金与保险费
企业的存货通常都须加以保险,并负担税金。在制定购量决策时,必须考虑到这两项费用。
3、资金成本
实际上,存货也是企业投资的一种形式,因此企业会丧失投资于其他方面的机会收益。存货越多,全部存货的资金成本也就越高。
4、折旧与报废损失
企业的存货须冒损坏、降价、报废等风险。尽管这项成本难以计算,但很显然,存货越多,这项成本越高。
二、存货规划的决策
(一)基本模型的扩展
经济订货量的基本模型是在前述各假设条件下建立的,但现实生活中能够满足这些假设条件的情况十分罕见。为使模型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实用性,须逐一放宽假设,同时改进模型。
1、订货提前期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存货不能随时补充,因此不能等存货用光再去订货,而需要在没有用完时提前订货。
2、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
在建立基本模型时,是假设存货一次全部人库,故存货增加时存量变化为一条垂直的直线。
3、保险储备
以前讨论时假定存货的供需稳定且确定,即每日需求量不变,交货时间也固定不变。实际上,每日需求量可能变化,交货时间也可能变化。按照某一订货批量(如经济订货批量)和再订货点发出订单后,如果需求量增大或送货时间延迟,就会发生供货中断。
(二)订货量基本模型
按照存货管理的目标,使储备存货总成本最低的订货批量就是经济订货批量。与存货成本有关的因素很多,为了使复杂的问题简化,就需要设立一些假设,在此基础上建立经济订货批量的基本模型,然后再逐一去掉假设来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经济订货批量基本模型需要设立的假设有:
1、能集中到货,而不是陆续人库。
2、企业能够及时补充存货,即需要订货时便可立即取得存货。
3、没有缺货,即无缺货成本,TcS为零,这是因为良好的存货管理本来就不应该出现缺货成本。
4、日需求量是固定不变的。
5、年需求量固定不变,即D为已知常量。
6、没有数量折扣,即U为已知常量。
7、企业现金充足,不会因现金短缺而影响进货。
8、所需存货市场供应充足,不会因买不到需要的存货而影响其他。
生产部门为了使生产进度尽可能持续不变,总是力图建立较高的库存量,以便应付生产上的急需。正因为如此,企业管理当局对存货的控制,必须在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意见和需要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妥善地做出适当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