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中大——科学(数学)活动教案

(2013-08-25 19:17:13)

小班科学活动:认识3(数学)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进行3以内数的点数,并说出总数。

2. 会按物取数、按数取物, 理解3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猴图片3张;2、3数字卡片、象形卡及水果卡片;游戏操作材料若干份(与幼儿人数相等)。

知识经验准备:已学习认识1和2,并能进行2以内数的点数

【活动过程】

一、出示猴妈妈图片,以“去猴妈妈家做客”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猴妈妈要邀请小朋友去它家做客,我们一起去吧!

二、出示小猴图片和数字卡,复习2及2以内数的点数。

师:猴妈妈家有几只小猴,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三、学习3以内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认识3、了解其概念。

(一)学习3以内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理解3的概念。

1.认识数字3,理解3的概念。

师:猴妈妈还有一只淘气的小猴躲在妈妈的后面,它来了,我们数一数猴妈妈有几个孩子?(师引导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2. 逐一出示水果再进行3以内数的点数。

(二)出示数字卡片认识数字3。

1.师引导幼儿说出:3只猴子、3个桃子、3个西瓜都可以用数字“3”来表示。

2.观察“3”数字,引导幼儿说出3象……等。

四、幼儿进行分组操作,巩固对3的认识。

第一组:插花

第二组:分糖果

第三组:找朋友

 

 

---------------------------------------------------------------------------------------------

 

小班科学活动:学习3以内的数(数学)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学习3以内的数数,能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

      2.会按数取物,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3.体验生活情境中学数数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兔、电话、皮球等图片各3个,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以“小兔过生日”引入活动。

        师:今天小兔过生日了,我们一起去他家给它庆祝生日吧!

      二、复习2以内的数,学习点数3以内的数。

      (一)出示图片,复习2以内的点数

       师:小兔家到了,小兔家有几只小兔-----2

      (二)学习点数3以内的数

       1、师:小兔爱吃红萝卜,有几根红萝卜?

       2、师:小兔家的电话铃响了,有几部电话?

       3、师:小兔最爱玩球,有几个皮球

     总结:3根萝卜、3部电话、3个皮球这些东西数量都是3,都可以用数字3来表示。

(三)引导幼儿和3做游戏,按教师的指令做动作。如拍手、跺脚、拍肩等,巩固对3的认知

三、幼儿操作图片练习点数。

(一)引导幼儿操作图片,并点数

师:小兔准备了许多好吃的给小朋友,小朋友每人取一样,看看是什么?然后再摆到下面的格子里,数数看有几件?

(二)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礼物有几件

四、通过游戏,学习按数量标记取物

(一)提出要求:通过送花给小兔引导幼儿每人取一个罐子,数数罐子上圆点的数量,取相应数量的花朵插在罐子上。然后将罐子按照数量,放在相应的柜子上。

(二)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三)检验取放的成果。

五、唱生日歌结束。

 

------------------------------------------------------------------------------

 

中班科学活动:按规律排序(数学)

 

【设计意图】

按规律排序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马路上的栏杆、公园里的花圃、幼儿的小花伞等都运用了按一定规律排序的方法。在幼儿区域活动中,利用幼儿所学过的ABAB排列经验为娃娃穿项链、手镯等。但是经过日常观察发现他们的思维局限于ABAB这一排列方式并没拓展,因此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运用中拓展思维。

【活动目标】

一、    观察并发现ABBAABB的排列规律。

二、    能运用ABABABBAABB的排列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拓展思维。

【活动准备】

     公园背景挂图一幅(其中树、亭子都是按一定规律排列)、可黏贴公园背景挂图上未装饰完的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栏杆、花的卡片若干、课件(生活中常见按规律排列的衣服、项链、窗帘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从图卡片中寻找排列规律。

(一)出示公园背景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其中的排列规律。

 师:你么第一眼在公园里看到了什么?他们分别是怎么排列的?

(二)出示未装饰完整的栏杆、花的卡片。引发幼儿思考如何排列。

 师:栏杆和花分别是怎么样排列的,有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

谁能把它们排列完好?要一边排列一边说它们是怎么排列的。

二、幼儿操作——学习按ABBAABB的规律进行排序。

 (一)引导幼儿观察桌面上没有搭完的“栏杆”,找出规律,并继续排列。

师:桌子上还有很多没搭完的栏杆,要请小朋友们帮忙,看看他们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然后把它们搭完。

(二)幼儿分组操作,并将搭好的“栏杆”分成两类(ABBAABB)展示在展板上。

(三)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的排列规律。

师:我们身边有哪些东西也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

老师把生活中常见的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东西拍成了照片,大家一起来欣赏。

幼儿欣赏课件幻灯片,并边看边说所发现的规律。

三、分组操作,巩固对ABBAABB的规律的认识,并尝试创编出与众不同的规律。

(一)介绍各组的材料。

   修建花圃:提供纸制的小树和小花,让幼儿按一定规律进行摆放。

搭柱子:提供两种颜色的宝石花胶粒,让幼儿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搭建。

装饰亭子:提供纸制的屋顶和贴纸,让幼儿用大小不同的贴纸装饰屋顶的边,并和柱子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亭子。

 拼栏杆:用两种颜色的胶粒按一定规律拼插栏杆。

(二)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尝试创编出与众不同的规律。

四.展示作品,师幼共同评价,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一、   结构游戏中,鼓励幼儿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建构不同的建筑物。

二、   区域活动中,提供串珠等材料让幼儿继续练习按规律排列。

 

 

 

 

 -------------------------------------------------------------------------------------------------

 

中班科学活动:10以内的序数(数学)

【设计意图】

数学活动的主旨在于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本次活动中我以故事贯穿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10以内的序数。本次活动意在强调序数学习的重点——方向性;让幼儿从单一方向(一个维度)理解10以内的序数发展到从不同方向(两个维度)理解10以内的序数,这种层层递进的设计以及富有生活情趣的操作图卡能更好的让幼儿感知序数的方向性。

【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的序数,能用序数词“第几”表述物体所处的位置。

2.学习从不同方向找到物体排列的位置。

【活动准备】

1.小火车1辆,10种动物卡4套、箭头方向卡、小房子;

2.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小火车、小绿人和衣服、玩具架及玩具各4套)

【活动过程】

一、区分序数和基数。

1.情景:10个小动物在火车站站牌下排队准备上火车。

2. 提问:“一共有几个小动物?从站牌开始数,小青蛙排在哪?”

二、出示火车,从左到右或从右向左感知10以内序数。

1.师:“火车一共有几节车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我们一起来说是小动物们坐在第几节车厢上?”

       “从火车头的方向数,小熊坐在第几节车厢上?”

       “从火车尾的方向数,小熊坐在第几节车厢上?”

2.幼儿操作:按照车票把小动物送回相应的车厢。

3.师:“从火车头的方向数,青蛙坐在第几节车厢上?”

        “从火车尾的方向数,青蛙坐在第几节车厢上?”

三、小动物排队,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感知10以内序数。

 1.师:“下车了,小动物们排好了队?谁排在第一个?”

        “小朋友可以用什么来表示要数的方向呢?”(箭头)

 2.幼儿操作:按照从上到下的方向箭头应该怎样摆?按照从下到上的方向箭头应该怎样摆?

3.学习说出序数词“第几”。

师:“从箭头方向数,××小动物排在第几?”

四、分组活动:

 1.给能力较弱的幼儿提供:按照车厢上箭头及序数找到相应的车厢,并和旁边的伙伴说说第几节车厢是什么颜色的。(11组)

 2.给能力中等的幼儿提供:按照指示卡的指示到到玩具架上相应的玩具,和旁边的伙伴说说第几层玩具架上放着什么玩具。

 3.给能力强的幼儿提供:按照箭头及序数给小绿人找到相应的衣服。(1维多组)

4.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看箭头找方向,学会了根据指示牌中的序数找到相应的东西,在这次活动中小朋友表现得很不错!我们来给自己一个鼓励吧!”

 

 

--------------------------------------------------------------------------------------

 

中班科学活动:10以内的环形计数(数学)

 

【活动目标】

一、感知周围生活中环形排列现象,对环形排列的物品感兴趣。

二、学习正确环形数数的方法,体验环形数数的快乐。

三、能运用环形计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能够熟练点数10以内的数

二、物质准备:红、黄、蓝、绿花边(数量不同)的盘子;项链、花环、杯子、碗、做标记夹子、纸、笔、记录表人手一份等;数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到超市当统计员”引题,尝试进行10以内环形计数

请幼儿自由选择盘子,找相应颜色的椅子坐下,尝试进行环形点数。

二、在集体交流的基础上,学习正确的环形数数方法。

(一)交流各自的数数结果,感知用做记号并沿着一个方向一个一个地数的方法可以避免漏数、重复数。

提问:·谁来告诉老师,你刚才数了什么颜色的图案,上面的图案有几个?

·你是怎么数这样的环形图案的?  

·用什么方法来数环形的东西才不容易漏数?重复数?

(二)师生共同进行小结。

(三)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再次尝试进行环形数数。

  1、幼儿操作,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数数方法是否正确,并给予指导。

  2、幼儿将盘子举起来,师生共同小结同种颜色盘子上的数量都一样多。

(四)引导幼儿尝试从不同起点进行环形数数,知道借助标记从任意一点都可进行点数。

三、游戏“数一数”,借助多种标记进行环形数数,,进一步掌握环形数数的正确方法,体验环形数数的乐趣

(一)结合记录表,观察各式各样的环形排列实物,感知生活中的环形排列现象。

(二)引导幼儿借助标记进行环形数数。

提问:你想用什么做标记?然后怎么数?

   (三)幼儿操作,师重点观察幼儿用标记进行数数的情况,适时给予指导。

   (四)展示记录表,师幼交流环形数数的结果。

活动延伸

拓展生活经验,寻找环形计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

 

大班学活动:感知左右(数学)

 

【活动目标】

一、以自身为中心,尝试辨认左右的位置关系。

二、运用空间方位词,表示物体所处的位置。

三、初步理解左右方向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红绸21份、图谱2份、《兔子舞》旋律一曲、活动室左右布置有标志性实物。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一)看图谱说方向

教师出示一本方向书,请你们边看边说出来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

(二)“听口令做动作”

教师发出“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指令,幼儿听口令做动作。

    二、体验自身的“左”和“右”

(一)认识右手

1.教师请小朋友伸出跟老师一样的手,想一想这只手都能做一些什么事情。

2.小结:握笔画画、写字、拿勺吃饭……的这边手就是右手。

(二)戴红绸巾辨左右

    (三)幼儿找一找并说一说身体上一左一右的东西。(左耳、右耳;左肩,右肩;……)

    (四)让幼儿介绍自己的左边和右边坐的是谁

    (五)让幼儿说一说活动室的左右各有什么东西

三、游戏活动,巩固对“左”和“右”的认识

(一)游戏1——看图谱做动作

(二)游戏2——听口令做动作。(摸右耳,摸左耳;摸左眼,摸右眼;拍左肩,插右腰;收回你的右手,伸出左脚点一点;收回你的左脚,用右手摸一摸你的右耳,伸出你的左手拍一拍……)

四、换位游戏,体验“左”和“右”的相对性

      教师请全体小朋友起立。向后转,举起右手,看看右边有什么,左边有什么?说一说,现在右边的

东西跟刚才右边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发现了什么?

    (二)小结:小朋友站的方向不一样,左右两边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但我们只要记住,不管方向怎么变,右手的这一边,就是右边。

    (三)幼儿向右转一圈,再次让幼儿感知“左”和“右”的相对性。

【延伸活动】

    请小朋友回家和来幼儿园的时候可以找一找左边和右边有什么,然后告诉爸爸和妈妈。

 

 

-------------------------------------------------------------------------------------

 

 

 

大班科学活动:多角度分类(数学)

【活动目标】

1.按照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多维分类,并记录分类结果。

2.仔细观察大胆表达分类结果,体验活动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学会使用记录表

物质准备:教师操作图片(苹果、蘑菇)、幼儿操作图片(苹果、葡萄、菠萝、冰糖葫芦、杯子)、记录表、彩笔

【活动过程】

一、以“小熊商店开业”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小熊商店就要开业了,可是商店里的商品还没整理好,小熊可着急了,想请小朋友帮忙把商品分一分。

(一)引导幼儿在物品中,找出两种特征,进行分类。

师:小熊商店里有什么?看一看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请你来根据不一样的地方来分一分。(引导幼儿根据颜色、叶子的特征进行分类)

(二)幼儿再次操作,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物品中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并记录。

1. 师:小熊商店还有什么商品?请一个小朋友按照商品的不同特征来分一分。(引导幼儿学会用简单的符号记录分类标准)

2.师小结:小朋友们分的真好,能够找出商品不同特征进行分类,有的按照颜色分,有的按照点数分,有的按照柄的长短分。

二、小组操作活动:幼儿自选材料,尝试对不同物体进行多角度分类,并记录分类标准。

1.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同类物品中的不同特征,进行多维分类并记录分类标准。

师:小熊商店里面还有许多的商品,请小朋友选一种商品,按照不同的特征分类,并记录在表格里。

2.分享交流。

师:这是谁分的?你是按照哪些不同的特征分类的?还有没有谁有不一样的分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