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中大——科学(实验)活动教案

(2013-08-25 19:15:38)
 

小班科学活动:吹泡泡

 

【活动目标】

1.感知三角形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圆形的。

2.在同伴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实验与发现。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带幼儿到户外吹泡泡,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形状。

2.       物质准备:泡泡水、瓶子、用铁线拗成的三角形吹泡泡工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泡泡水及圆形吹泡泡工具,引发幼儿兴趣。

1.教师吹泡泡唤起幼儿的回忆。

2.师:圆形吹泡泡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二.出示三角形的吹泡泡工具,引导幼儿大胆猜想。

(一)   引导幼儿观察,说说它的形状。

(二)  幼儿猜想:“你们猜猜用三角形的工具能吹出泡泡吗?吹出的泡泡会是什么样的?”

三.自由探索,感知三角形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圆形的。

(一)幼儿自由探索,观察泡泡的形状。

(二)幼儿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在猜想记录表上。

(三)交流分享:

1.你发现了什么?

2.三角形的工具能吹出泡泡吗?

3.你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4.和你原来想的一样吗?

(四)教师小结:三角形的工具吹出的泡泡也是圆形的。

【活动延伸】

一.区域活动

师:其它形状的工具(正方形、长方形)吹出的泡泡是不是也是圆形的呢?小朋友们在科学区里继续探索吧。

二.家庭延展:请幼儿利用周末的时间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能吹出泡泡的工具。  

 

--------------------------------------------------------------------------------------

 

 

中班科学活动:睡莲花开

【活动目的】
      1.
通过实验了解睡莲花开的原因,发现其中的奥秘。
      2.
观察睡莲花开的现象,培养仔细观察和探索的习惯。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每3人一组,每组一盆水,若干剪刀和质地不同的纸(图画纸、毛边纸、蜡光纸)。

知识准备:了解睡莲的相关知识,认识不同纸的性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引发幼儿猜想。

师:小朋友看见过睡莲吗?知道睡莲生长在什么地方?前阵子,我们在美工区中折了许多睡莲,你们猜猜纸睡莲长在水里会不会开花?

二、幼儿探索实验,验证猜想。

(一)幼儿分组实验睡莲花开,验证自己的猜想。

师:现在请小朋友动手做实验,看看睡莲在水盆里会不会开?它是怎么开的?请

小朋友仔细观察睡莲的变化。

(二)实验结束后组织幼儿讨论。

1.睡莲能不能开花,它是怎么开的?

2.睡莲为什么会开?

3.纸放到水里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教师小结:因为纸会吸水,纸放到水里会慢慢的变软、涨开。

三、探索感知不同纸质的“睡莲”在水中开花的快慢。

()幼儿观察并说出三张纸的名称,猜想三种睡莲开花的顺序。

师:老师这里有三张不同的纸,说一说,它们分别是什么纸?猜猜三种睡莲开花的顺序是怎样的?

(二)师讲解实验规则及记录方法。

师:请每组的3个小朋友分别选择一张不同的纸,折睡莲,然后同时将睡莲放进水中,仔细观察谁先开花。在比赛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睡莲在水中开花时的细微变化,比较不同质地的纸在水中变化速度的差异,并将观察结果填写在记录卡上。每组3个人记录在1张记录卡上,哪一种纸折的睡莲先开,就在下面写上1,哪一种纸折的睡莲第2开,就在下面写上2,哪一种纸折的睡莲最后开,就在下面写上3

(三)幼儿分组实验,教师重点指导幼儿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

(四)师幼分享交流实验的结果。

师提问:哪一朵睡莲开得最快,为什么?

2)出示大记录表,记录幼儿实验结果,并小结:纸放到水里会慢慢的变软、涨开,薄的纸吸水力强,睡莲就开快,相反厚的纸,吸水力弱,所以花开的慢,吸水性越强开花的速度就越快。

【活动延伸】在区域里投放了不同质地的纸张,请小朋友继续实验。

 

 

---------------------------------------------------------------------------------------------------------------

 

 

 

大班科学活动:击木块(科学游戏)

设计意图

   科学现象在幼儿的身边时有发生。一天孩子们看到门口排列整齐的自行车一辆接一辆全倒了,他们对这些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为什么碰倒第一辆车,后面所有的车都倒了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在发表自己的想法。看到孩子们充满好奇,又急于知道答案的迫切心情,我设计了这次活动。通过观看“多米诺骨牌”表演以及操作积木块,引导幼儿观察力的传递现象,感知力的传递。让抽象的力的传递原理通过直观的现象来感知理解,从而让孩子们懂得用科学的知识去解释周围的现象,满足幼儿探究的欲望。

【活动目标】

一、仔细观察、初步了解力的传递现象,积极探索木块排列的距离与力传递快慢的关系。

二、学会与同伴合作和交换玩法,分享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幼儿已玩过弹珠、打保龄球、打桌球,积累力传递经验。

二、物质准备:排列线路图(1)(2)若干,记录表若干、每人17块木块、铅笔一支,多米诺骨牌表演录像带、轻音乐,投影仪、录音机等。

 

 

 

 

 

 

 

 

  

          

 

           排列路线图(1)                          排列路线图(2)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木块,请小朋友想想可以用它做什么游戏。

二、观看大型多米诺骨牌表演录像,引导幼儿观察木块是如何排列和倒下的。

(一)引导幼儿观察木块是怎样排列的?

提问:木块是怎样排列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木块是怎样倒下去的?

提问:

1、你看到了什么?木块是怎样倒下去的?

2、怎样让木块一块接着一块地倒下去?

三、幼儿自主探索如何排列木块才会连续倒下。

(一)自由探索

1、请小朋友把木块立在地面上,试一试,怎样排木块,才能让它连续地倒下去。

2、幼儿自由操作探索,教师观察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获得成功。

3、表达交流。提问:成功了吗?怎样做成功的?

(二)探索“距离远、距离适中、没有距离”这三种情况木块倒下的现象。

1、出示观察记录表、路线图并介绍使用方法。

1)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路线图:三行排列图有什么不同?

2)介绍记录表的使用方法:能连续倒下的(√)  不能连续倒下的 (×)

2、交代游戏规则:每人一张线路示意图,把线路示意图垫在下面,分别按图上画的三种排列方式,把木块一一对应摆放上去,然后,推第一块木块,看看哪种排列方式上的木块能连续的倒下,并做记录。

3、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指导,鼓励幼儿仔细观察。

4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交流,知道木块排列和连续是否倒下的关系。

提问:

(1)       你发现了什么?

(2)       哪种摆放方式能让木块一块接一块倒下?为什么?哪种摆放方式不能?为什么?

四、幼儿合作游戏:探索木块排列距离与木块倒下速度的关系。

(一)出示线路排列示意图,引导幼儿注意观察:两行线路图有什么不同?

(二)交代游戏规则:

6个人一组,每组选一张线路示意图,把线路示意图垫在下面,每三个人选一条路线,按图上的位置,把木块一一对应的立在线路图上排列。排完后,拿一支铅笔轻轻地同时推两组的第一块木块,仔细观察两条路线的最后一块木块,看看有什么发现,可多试几次。

(三)幼儿合作操作探索,教师观察指导,引导幼儿表达交流。

提问:

1、你发现了什么?

    2、在一样的距离里,木块排列距离近一点和远一点,哪种倒下的速度快?

【活动延伸】

科学区:引导幼儿设计路线,看看还有那些路线能让木块一块接一块的连续倒下,哪些路线能让木块到下的速度更快。

 

 

 

 

----------------------------------------------------------------------------

 

大班科学活动:气球变大了

 

【设计意图】

    气球是孩子们熟悉且喜欢的游戏玩物。在幼儿获得的日常生活经验中,气球是用嘴吹大或用打气筒打大的,而在本次活动中幼儿通过与同伴的合作操作,通过比较探究,发现白醋和苏打混合在一起会产生气体让气球变大的现象,实验结果明显易于调动幼儿的探索欲望,拓宽了幼儿的知识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探究,发现白醋和苏打混合在一起会产生气体让气球变大的现象。

2.学会看步骤图,并能大胆表达和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

3.体验与同伴合作实验获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白醋、苏打、糖、盐、塑料刻度瓶、漏斗、吸管、气球、小汤匙、步骤图一张、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出示操作材料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奇奇科学屋,今天奇奇博士为小朋友准备了好玩的材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苏打粉、糖、盐、醋,通过各种感官认识实验材料。

3.启发幼儿猜想:我们在糖、盐、苏打粉里分别加入醋,你猜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二、第一次操作探索,观察醋分别和糖、盐、苏打粉加在一起的不同现象。

1.提出操作与观察要求:

12人一组,分别将醋倒入装有糖、盐、苏打粉的瓶子里。

2)观察糖、盐、苏打粉分别和醋混合后的不同现象,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2.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3.师:小朋友刚刚发现的秘密是我们用眼睛可以看见的,还有一个我们看不见的秘密,它对我们的生活帮助可大了,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更神奇的秘密呢?(出示步骤提示图)

三、第二次操作探索:“气球变大了”,学习与同伴合作按步骤操作、观察和记录。

1.出示步骤提示图,了解实验操作的步骤。

1)幼儿观看步骤图,简单说一说步骤图的操作提示。

2)教师结合步骤图,讲解示范实验操作的步骤。

师:“气球里的糖、盐、苏打分别倒入醋里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呢?我把秘密留给小朋友们去发现吧!”

2.提出实验的要求:

1)学会协商,按步骤提示两人相互配合进行实验操作。

2)操作完认真观察三个瓶子上气球的变化,然后把你们的发现记录在记录表上,最后把你和你的好朋友的号数贴在圆圈里。

3)操作完把你们的材料收到盘子里坐下来。

3.幼儿两两合作,学习按步骤图提示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要点:

1)特别关注套在瓶口的气球是否牢固,有困难的幼儿适时给予帮助。

2)引导幼儿观察实验变化,提醒幼儿做好记录。

4.幼儿大胆表达交流自己的发现。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苏打粉倒入醋里后气球会变大呢?”

5.教师小结:平时气球都是用嘴吹大或用打气筒打大的,今天我们用苏打粉加醋产生的气体就把气球吹大了。

【延伸活动】

师:原来苏打粉有这么大的本领,小朋友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苏打粉还有什么本领呢?把你们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