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死亡奇迹预言》一书看人之本性暇满

(2016-04-11 13:42:28)
 
       这本书很多地方非常强调,真正做好事,最重要的都是靠这个暇满的人身。书上讲人能跟上帝一样创造这个世界。《菩提道次广论》告诉我们暇满人身的珍贵,只有暇满人身才能够改变,才能够创造。

      前面我们提到很多人有濒死经验,亲眼看见了事实的真相,先不管对将来的影响如何,就拿现在的科学主张「要找出事实真相」而言,濒死经验时看到的真相,是否就是科学家梦寐以求的事实?但是白克雷死里逃生后,却差点被送到精神病院,为什么?所以,从团队的角度来看,是大家需要共识,同样这个内容,我们也可以把它放在善知识的角度来说。
 
       现在看<救命之恩>这一段,白克雷死了,奇迹发生了,他看见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他回来以后就告诉别人,可是怎么讲都讲不通,九十一页最后第二行:「而我的朋友,几年来和我一道踢足球、喝啤酒的好友,现在听我说话就觉得我像个救世主。」我们学了《广论》以后,大概都有这种感觉,以前的朋友,现在看我们也像个救世主一样。「其中一个告诉我说,他们其中有人说我听起来像一个『智能不足的教会顽固份子。』」很有趣,如果真是智能不足的人,反正脑筋一片糊涂,可是白克雷偏偏亲眼见到事实真相,他的内心非常着急、痛苦,但是没有人同情他;他心里很想帮助别人,人家不但不感激,反而把他看成智能不足,要把他送到精神病院。我们设身处地去想,这种状态是什么境界?「这就是我给别人的感觉。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濒死经验,所以他们没有一点儿概念。」
 
       光灵慈爱弭平伤痛
       依善知识改变一生
 
       九十三页第五行:「在情况最严重时,我只要回忆起当时,天上的光灵带给我的爱的力量,我就能够咬紧牙度过难关。我知道自杀是不对的,但事实上,我从来没想到要这么做。当事情糟透了的时候,我只要回想那光里的爱,情况就会变好一点。」这一段好像没有显出什么特点,眼前虽然我们不会有直接的感受,可是却对我们有绝端重要的意义,但愿每一位同学把皈依学好,平常不断地练习,当你真正遇见困难、有什么需求的时候,我们第一件事情应该是去皈依祈求三宝。这本书里整个都告诉我们这种信息,而且三宝的力量是无限的。
 
       现在回过头来看第七页<秘密>,一开头,他因为一生很强烈的罪恶感,回忆时充满了痛苦,他当初伤害的那些人,所有的痛苦都回到他身上,不但痛苦,而且是悔恨交集。而后被光灵照到的时候,他得到了纾解:「在光灵离去的同时,我感觉到我罪恶感的负担也渐渐离我而去。」满有趣哦!当光灵消失的时候,他之前绝端痛苦的罪恶感不见了,剩下来的就是在天堂上的感觉。这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如果我真正皈依的话,三宝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这里多少提供我们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但愿我们实际上好好去实践。
 
      白克雷的身体非常差,而心情呢?看九十三页倒数第四行:「我像个宗教狂热份子一样,愤怒的吼叫着光灵、光之城、盒中异象,当然还包括兴建中心。」这些事情普通人听起来,会以为是一个精神失常的人幻想出来的,这真是有苦难言。「我听起来像个疯子,应该被送去精神病院。」这一段是叙述他当时的困境。接着,「可是我在报上读到一篇文章,它再次的改变了我的一生。」这里就引出改变他一生的人,我们归类于「善知识」。
 
       如果没有慕迪博士出现,那些有过濒死经验的人是不是都被看成疯子?只是疯的程度不同而已。所以佛经上说,如果世尊不出世,万古如长夜。世尊的概念是善知识引导过来的,前面我特别讲善友的重要,讲善知识不可以离开善友;讲善友不可以离开善知识,否则佛法僧三宝缺掉其一,所有的三宝也都不见了,所以三宝是不能分割的。
 
      下面说<救命之恩>,实际上不但他新生的生命,他的法身慧命也是慕迪救过来的。白克雷听雷蒙慕迪演讲以后,感觉好高兴,就把自己的濒死经验一一叙述出来。九十六页第四行:「虽然一九七五年距现在并不太远,但对有濒死经验的人来说,那可是个黑暗时代。医生不知道那是怎么一回事?」这的确让我们看见──「佛法不出,万古如长夜」的状态。科技愈昌明,黑暗就愈厉害。「若有病人提及,他们通常会以它只是个噩梦或幻觉来打发掉病人。如果病人坚持要谈他的经验,则通常会被视为精神病,而被转介到精神科,接受药物治疗。但许多精神医师并不想细听,或试着去了解这些病人。让人诧异的是,牧师所提供的帮助也少得可怜,他们认为这些心灵历程是魔鬼的杰作。」真正救我们身体的是医师,救我们心灵的是牧师,可是现在医师、牧师都不能接受,这就是世间整个颠倒的状态。从这个角度就衬托出善知识的绝端重要,大家能不能体会这个特点?如果我们把这一段跟前面讲到的,善知识提供的「法」,法真正要产生效应需要「僧」,三者连在一块儿的话,三宝的功德就现起。
 
       无私宽怜君子之德
       去恶从善珍惜暇满
 
       接下来,谈暇满的可贵。我们应该如何去珍重它?白克雷说,他以前甚至没帮助过任何一个人,只有为自己而活。三十四页第三行:「我看着光灵,同时感到一股深深的悲伤和羞愧,我期待着震撼灵魂的谴责。」「我已经回顾了我的一生,而我所看到的是自己实在是个毫无价值的人,除了谴责外,我还应得到什么呢?」妙的是:「在我注视光灵的时候,却感觉到他好像正在安抚我。从接触中,我体会到一种只有祖父对孙子的无私宽怜所能比拟的爱和喜悦。」「光灵说:『上帝让你成为不同的人,而其中的不同就是爱。』」西方人用的语言是「爱」,我们现在用另外一个字──「慈悲」来代表它,两者是相类似的。用儒家来说就是「仁」,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人跟禽兽之间相差有限;「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普通一般人不要,君子却把它保留起来,保留些什么呢?「仁」!「君子以仁存心」,「仁」是一个基础,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有了这个,生命内容就完全不一样了。
 
       三十五页,就是前面<秘密>谈过的,在光灵离去的同时,他的罪恶感也渐渐减轻,这里更清楚。因为白克雷回顾一生,一生充满了罪恶,这个罪恶给他的感觉是绝端的痛苦,光灵不但没有谴责他,而是充满了慈爱,最后当光灵离开时,他的罪恶感消失了。第二行:「我曾经因为苦思而极度痛苦,但是借此我也增长了许多修正自己生活方式的知识。」这句话平淡得很,好像无关紧要,但是如果善巧运用,对我们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所在。假定他没有这么强烈的痛苦,以及光灵带给他这种感觉的话,他后来改变生命的可能性会不会大大的减低?正因为他亲自遭遇到这么强烈的境界、这么大的痛苦,看见了因果确定不移的法则,所以他能够决心去恶从善,所以前面这个痛苦的感受,是让他转变过来的一个绝对的力量。
 
       对我们来说,我们要想转变,要用什么形式呢?总不能期望也像白克雷先生一样,被雷打了,然后到天上去看见光灵,这种事世界上好像是绝无仅有,不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那我们怎么办呢?《广论》上已经告诉我们最好的办法!如果再看下去,白克雷其后一生做的事情虽然可歌可泣,但他每做一件小事情都要经历痛苦的过程,我们现在健健康康,为什么不好好地善巧利用这个暇满人身?但是能不能利用的关键,在多思惟这个「苦」啊!
 
       三十五页:「人类是到世间行善的强而有力的灵魂个体。」这本书很多地方非常强调真正做好事,最重要的都是靠这个暇满的人身。这本书上讲人能跟上帝一样创造这个世界,《菩提道次广论》告诉我们暇满人身的珍贵,只有暇满人身才能够改变,才能够创造。
 

中谊养正阁淘宝店: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539448322562  预定《死亡奇迹预言》《天堂教我的七堂课》合订版复制本

 

http://s8/small/003VRFrGgy70J4p1dVJ77&690

电子书下载:  https://yunpan.cn/cqMeasFV5L8TC
(提取码:feb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