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4-7-21

(2024-07-22 06:41:39)
1、周六的晚上没有晚睡,为的是第二天的可以早点儿起来去博物馆,据说人很多。不过早上我自己起的还可以,媳妇儿起的其实还是比较晚的,本来信誓旦旦的说是九点就到,最后是九点左右出发的。一路上为了规避潜在的因为开车导致的争吵,我也默默主动的坐在了副驾驶(虽然刚开始是因为我要出去买早点,然后回到车库的时候已经发动,不过在简单的问了一句要不要我开之后,我并没有坚持)。一路也比较顺利,只是在高速的时候,发现前车开的左摇右晃,甚至我们看着当她经过土方车的时候,居然是往过去靠,赶快鸣笛,之后找机会超车。据观察:司机有点儿打盹儿,我开玩笑说:大概率是通宵麻将了。其实很多时候,危险是自己避免的,比如这种,就不应该强开。到了上海博物馆,第一圈儿错过了停车库,第二圈儿也走错了道,只不过保安大哥招呼我们稍微带点儿横向插过去,进去了。我心里默默观察,媳妇儿在副驾驶的时候总是嫌弃我不熟悉路,其实是因为我确实市区开的少,当她开到不熟悉的地方时,也会走错。
2、39度的天,不及100度的热情,我们大概是排了一个小时才完成入场,而进去之后发现,依然还得排队进入各个展厅,30天20万张票,每天基本上是1.5万人,确实是人多。而每一个展品前,基本上也是挤满了人。我不知道大家看到这种埃及的木乃伊以及盛放木乃伊的人型棺材是啥感觉,我对埃及的历史其实也不是太熟悉,不过也是尽量让自己沉浸其中,体会隔了几千年,石头雕像居然依然保持光亮而且展出的时候是没有玻璃罩子的,感叹那些颜料居然还没有褪色,感叹人物的形象。当然可能在心里想的就是农业的过渡以及为了统治十分成功的宗教化历史和传说。在这之后,也感叹我们的生死观:我们国内看的文物大部分都是死后带下去的锅碗瓢盆等等,似乎死不过是换个地方生活;埃及把死神话了,是另外的天地。不能说谁的生死观优劣,只是这背后可能有他的历史原因以及因此而产生的不同的演化。两人是分开看的,图坦卡蒙的时代、萨卡拉的时代、法老的国度,媳妇儿说自己第一次对博物馆感到愤怒,觉得体验太差,人太多。我觉得还好,反正就是静静的站在古老的文物面前,努力对话。之后看了波斯的一些文物,实在累,就去了下一个地点:媳妇儿去大学路参加志愿者活动,中午吃了黑盐印度菜餐厅,我们再次分开,她志愿者,我打车到了世界技能博物馆
3、打车的路上,遇到一个横着插进来的人,把我和司机都吓了一跳,原来大家都会骂这些疯狂的驾驶者。之后在博物馆溜了一圈,看那些生活中用到的技艺,看我们日用而不知道的技能。技能让生活更加美好,而对于个体,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卖的不过是自己的技能。从博物馆出来之后,我顶着太阳在杨浦的滨江溜达:绿之丘、渔人码头,也算是发现了新的上海。晚上我开车回,路上因为有一次变道有点儿勉强,被后面的大车按了喇叭,当时胳膊都觉得凉了一下,不过后来明白:这种时刻,不能犹豫,直接小加速,或者干脆就不要变道。一旦行动,就往前。晚上吃的有点儿多,真的是吃得少才舒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24-7-20
后一篇:2024-7-22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