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3.27:面试
(2023-03-29 06:26:59)
不知道是累着了还是紧张或者真的感冒了,反正是早上起来的时候感觉自己身上发冷,四肢无力。上午坐在办公室的时候也是心不在焉,整个人的状态一般。后来愣是把两层外套都穿在身上,不过依然有阵阵寒意。中午的时候,坐车去张江,参加面试,中午的时候沐浴在阳光里,看了一会儿足球,中午基本上也就没有午睡。
下午的时候,感觉到自己在静静等待,去面试的时候似乎也是一种比较放松的状态。不过上来一个问题可能就被问的蒙住了:你为什么又一次报名了这个岗位?说出一些理由。我自己准备的一堆开场白就这样被打乱了,而几个理由,似乎也不是那么有说服力:第一、离优秀都是差那么点儿东西,想要找到一个点儿,去突破自己,锤炼自己;第二,发现自己的不足,也看到了自己变成了习惯性的躲在人后,想要去直接面对人;第三就是比较实际的,自己的发展整体式滞后的,希望自己可以用空间换取时间。不过似乎领导内心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更多的时候似乎在暗示:你现在的工作做的足够好吗?如果你做的不是足够好,怎么证明你未来可以做得好呢?你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吗?职级确实有点儿用,不过主要的收入其实是部门在分配,很多9级的老人的收入目前其实不比副主任多,甚至还少。
这确实让我难以回答,因为我自己后来也确实开始犹豫了:我到底要不要去?我真的只能在外场才能跟上和获得制造相关的知识吗?对于人的热情,难道真的只能依靠工作,依靠去一个比较重视人际关系的地方和岗位来提高吗?我真的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然后努力的去追求吗?
不可否认,岗位和地方大环境对人的影响,而在看到这一方面的时候,我也意识到自己不自觉地成为了一个环境的产物,于是把自己蜷缩在里面,这个包括意识层面的自我限制,也包括行动层面的自我限制。我总感觉自己放不开,总感觉自己收着,而本质上,我似乎又是一个比较容易激动的人,于是在这城市里,我感觉自己不自在,我想要的基本上是逃避。而对于现在的岗位上,我真的做好了吗?这个是我自己应该思考的问题,其实早上的时候,起来有一些厌恶感,觉得有点儿害怕工作,害怕今天开会,无非就是因为今天要看展板,而我自己一直推拖着不做。以这个为例,那么其它的事情呢?我是不是都是这个样子?工作很多的时候需要的就是这种即时的行动,我是不是更加是被情绪左右的?很多时候宁愿做一些简单重复的事情,也不想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因为害怕?因为觉得自己不会?因为怕麻烦?
其实在面试的时候,我意识到自己是以自我为主了,一切都是围绕自己,而不是围绕岗位。自我成长固然重要,但其实谁关心呢?只有你自己在意也应该只能由你自己在意,在我们这个国家,一个内卷被大量使用的地方,其实自我成长,这件事儿,只能由你自己去关心,自己去把握,自己去争取。而公司或者单位,雇佣你的时候,为的不是你的成长,而是你能给它干什么,你能给它解决什么问题,你能创造什么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你就是公司的工具,而很多人文关怀其实就是福利。你可以哀叹人的渺小,你可以感叹自己被层层的压榨,但这就是事实,如果不面对这个事实,那么之后所有的面试,你依然是围绕自己,而不是公司或者部门,也就依然没有机会。哪怕是你的底层就是为了自己,那么其实最后也是通过给公司创造价值来实现自我成长。
面试中,也提到一个老师傅的收入不高,虽然级别够了,这算是对我的一个警醒吧:若干年后,你有什么独特的东西,让公司或者单位给你发放高的工资,而不是没啥作用,做一些大家都能干的来的催办工作?现在是36岁,那么五年之后,十年之后,十五年之后,20年之后,30年之后呢?你是不是就慢慢的消失在人群中,然后安心的接受养老?但还没生孩子的你,自己的金钱收入够吗?
其实这背后有另外一个问题:我到底要赚什么钱?我想到了父亲早早的离休,然后去做各种苦力,结果后来发现其实不如一直呆在学校多,哪怕辛苦一些,换个地方。那我自己呢?我其实很多时候也有那种赚辛苦钱的想法,觉得自由,觉得自主性强,觉得自己可以把控,可真正的了解背后的收入之后呢?我真的甘心吗?昨天听到工人们为了一个小时75,喜滋滋的外派,可我算下来,其实也就是现在自己的价。我也想过诸如护理之类的工作,感觉又有意义,又可以赚钱,但真的是我想做的吗?或者真的那么容易切换过去吗?
面试,可能会让你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可能让你更加清楚的明白自己到底要干什么。其实现在也很明确,就是赶快准备东西,在未来五年评上研究员,这个目标背后需要你自己积极在:工作实际问题、培训、科技成果、论文专利、荣誉等方面积极的争取,而每一个背后,都需要被考核,是一种围绕单位指标去干,而不是凭着自己的想法去干。而这个过程,就是要专注于技术的提升和体系的建立。我现在最大的突破点是什么?我现在视野的开阔点是什么?我应该怎么聚焦我的注意力?我应该怎么行动?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