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糖尿病治疗五架马车中,教育、饮食、运动、监测均可由糖友自行操作,唯独药物是需要医生长期跟踪及加以指导。那么,糖尿病是否个终身病,一旦服了药就没有停歇的时候?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徐谷根主任对此并不认同。
糖尿病治疗是由健康教育、饮食、运动、药物和疾病监测五大要素构成的综合性过程。这五大治疗环节对糖尿病良好控制缺一不可,比喻为“五架马车,并驾齐驱”。在五架马车中,教育、饮食、运动、监测均可由糖友自行操作,唯独药物是需要医生长期跟踪及加以指导。
http://pimg.39.net/PictureLib/A/f76/20140527/org_233336.jpg
专家简介:徐谷根,男,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依据分型选择糖尿病用药
糖尿病用药主要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两大类,它们对不同类型的糖友有其各自相应的适应症。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徐谷根告诉39健康网记者,选择药物主要根据糖尿病的分型,目前糖尿病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四种类型。

徐谷根主任解释说,1型糖尿病体内胰岛素缺失,必须注射胰岛素;妊娠期间因口服药物对胎儿有影响,故使用没有副作用的胰岛素,使用过程中注意防范低血糖。2型糖尿病晚期,胰岛素分泌严重减少,口服药难以有效控制,也需打胰岛素治疗。
总的来说,糖尿病后期的最终归宿都要走向注射胰岛素这条路,药物失效的糖友也要注射胰岛素。
糖尿病并非是“终身病”
在很多病人的印象中,糖尿病是个终身病,一旦服了药就没有停歇的时候。徐谷根主任对此并不认同,“从目前看并非如此,要区别对待。1型糖尿病因胰岛没功能,需终身打胰岛素,是个终身病;而妊娠糖尿病则不是终身病,怀孕时血糖升高,大多数患者产后血糖可以恢复正常,所以不算。此外,早期的2型糖尿病,如果积极采取措施,血糖也可以转到正常范围,甚至不需继续服药。”
何有些人确诊糖尿病后最终演变为终身病呢?徐谷根主任认为有三大因素:一是有些早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无明显症状,血糖处于临界值,没意识到自己已患病;二是有些糖尿病患者早期餐后血糖高,空腹血糖却不高,每年体检血糖均显示正常,从而导致病情被耽误多年;三是很多医务人员没有意识到,应把治疗策略往前提。
现实中众多糖友等到血糖值飙升,饮食、生活方式控制不住后才想到要吃药治疗,然而关键的几年逝去,只能换来“终身病”的无奈结局。(39健康网)
癌症作为现代疾病的头号杀手,因其高死亡率,另人“谈癌色变”。实际上,癌症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正常细胞通常历经十年以上的诱导、刺激才可能转化成癌细胞,因此癌症的潜伏期长达十年以上才会被发现。如从饮食习惯、生活作息及压力上着手改善,就可以对癌细胞的形成加以控制。对于癌症高危人群,必要时进行TTM癌症早期风险评估,以便随时随地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
【免责声明】我们重在分享,对文中陈述内容和观点均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因编辑需要
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