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2019-10-07 20:44:49)

以文带文课型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山西省稷山县城区中心校东街小学 王瑞霞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树摇曲》的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并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能正确认读“窝”等9个生字新词,认识偏旁子字旁和倒八。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课文插图,了解课文大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4、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

5、积累AABB的词语,会用“              ”的句式说话,训练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只有”“也”等词语的学习,训练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诗歌《小树摇曲》。

1、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诗金波爷爷的《小树谣曲》,看看诗中小树的是怎样变化的。

2、师范读:

3、问题:会和它说什么呢?孩子们,开动脑筋想想吧。看谁想到金波爷爷心里去了。

听听金波爷爷是怎么写的,师读诗结尾

等我长成大树,

狂风也吹不倒;

你就在

我的枝叶间,

筑一个温暖的巢。

    4生自由、指名读、邀请小伙伴读、男生读、女生读、师生合作读

5、仿写诗歌

多么有爱心的小树呀,它还会召唤谁来,对它说什么呢?

它召唤来

          

和它说:

等我长成大树,

你就

           

(设计理念:激发学生的想象,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定能较好地诱发学生内心体验:让他们在想象中感受爱鸟护鸟,在想象中培养思维能力。)

6、你们真是一群有爱心的小树啊!小树也召来喜鹊,看看它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再来学习金波爷爷的一篇童话《树和喜鹊》

二、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自由读文,完成任务:

过渡语:树和喜鹊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看吧。

1标一标有几个自然段;

2用圈出课文中的生字,读一读。

2检查任务:课文有几个 自然段?

3随文识字

过渡语:我们班的孩子学习能力真不错,自然段标得又快又准,相信你们生字肯定也读得很好了,来检查检查。

4、指名读6自然段。

5、出词语:只有、鸟窝、孤单、种、都有、邻居、安静、

6、儿歌巩固生字:

一棵树,一个窝,一只喜鹊孤单单。

许多树,许多窝,许多邻居真快乐。

天一亮,一起飞,叽叽喳喳打招呼。

天一黑,一起回,安安静静回窝睡。

指名读、齐读。

7、指导读好“一”的变调。

yí 一个鸟窝 天一亮

小结:后面的字是第四声的时候读第二声

yì 一棵树 一只喜鹊 天一黑 一起飞

小结:一后面的字不是第四声的时候它偏要读第四声!

齐读“一”的词语。

[设计意图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自读自学的空间。识字是低年级学习的重中之重,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符合低年级孩子的特点。 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总结识字方法。]

3.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想一想,填一填:快乐 邻居 孤单

从前,一棵树上住着一只喜鹊,树和喜鹊都觉得很      ,后来,这儿种了好多树,树和喜鹊都有了        ,它们感到很       

三、细读品悟,感受“孤单”

1.出示插图,指名读一二段。

2. 联系第一段指导理解:孤单。

1)从哪里可以看出喜鹊很孤单?请你读一读这个词。

(只有、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读。)

2)小结:孤单就是“只有一个”的意思。板书: 孤单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孤单”

你什么时候觉得孤单?(预设: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觉得孤单,学校没有小伙伴玩的时候觉得孤单,生病的时候觉得孤单……)

3.练读、抽读、师生合作读、齐读一二自然段,读出孤单的感觉。(重读那几个词)

四、对比阅读,理解“邻居”

学习第3--6自然段

1.过渡语:怎么让树和喜鹊快乐起来呢?后来,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指名读第三、四段,指导读出变化。板书: 快乐

3.理解“邻居”:

什么是“邻居”?(住在附近的人。)

你的邻居是谁?(指名说)

4、天一亮,喜鹊们有什么快乐的事?天一黑,小喜鹊们又有什么快乐的事?那么树呢?

   起风了,他们手拉着手一起         

下雨了,大树会给小树          

[设计意图: 重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训练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课堂小结,感悟主题

孩子们,树和喜鹊这个故事学完了,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课外推荐:《板凳狗和一朵小黄花》。

[设计意图:在全民阅读之际,增强阅读量是势在必行,好书推荐让阅读继续延伸,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从小就在心里埋下阅读的种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