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综合组张珊珊老师公开课
平阳育英体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教研组:小学综合组
|
项目名称 |
公开课 |
项目负责人 |
徐丽华 |
|
|
活动时间 |
2022.3.25 |
活动地点 |
六(2) |
|
|
活动主题 |
产生气体的变化 |
主讲(主持)人 |
张珊珊 |
|
|
参加对象 及参与率 |
小学综合组全体教师 |
申请学时 |
|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一、张珊珊老师在六(2)班进行六年级科学公开课活动。 二、小学综合组全体教师前来听课。 三、课后,综合组全体教师在美术室,对张珊珊师的这节课进行讨论。首先张珊珊老师对自己这节课的目标、重难点及本课关键问题设计进行讲述,王珊珊老师作为主评老师,围绕关键性问题设计展开精彩讨论。每位老师发表自己的观点。 主评王珊珊老师:张老师本课以“瓶子吹气球”这个魔术,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在实验前,张老师把课前早已精心准备的实验材料发到每个小组,先强调好实验的操作方法以及安全性,因此,在教学中,她注意突出了以下几点: 1、能利用简单的教具(如瓶盖、小苏打等)化抽象为直观教学,突破了学生对产生新物质为化学变化这个科学术语的认知,重点、难点处理得当,抓住关键; 2、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思路较清晰;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物质混合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张老师下去到学生中巡视,做出了及时的、正确的方法引导,使科学更具有严密性; 3、课堂教学环节的设置具有实效性,从产生二氧化碳引导至二氧化碳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既完成了科学概念的灌溉,又与生活相联系,建立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物质的意识,较为高效。个人建议张老师稍微放慢课堂教学节奏,培养学生做笔记的习惯,另尽量克服语言的重复。 这节课是很值得我去学习和琢磨的。
来海兵老师:张老师的课堂氛围轻松,教学环节紧紧相扣;
沈婷婷老师:张老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孩子们积极性较高。
谢莉莉老师:张老师引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学生参与度较高。
徐丽华老师:张老师本堂课教学思路清晰,给学生创造了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习惯和信心。
吴张容老师:张老师教学思路清晰,环节紧凑,课堂重难点突出。
|
|||
|
活动反思与建议 |
探索开始前,对小苏打、白醋等物质的用途进行简单的补充介绍后应让学生注意虽然是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但用在实验,是不可以用嘴巴尝的。实验过程中,发现学生滴管混用。虽然在课前提醒过了,但在课上应该再强调。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时有点赶时间,教师应该多些耐心,即使错误也让学生表达完。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关注学生,以学生为本。 |
|||
|
过程确认 |
教研组长签字:徐丽华 时间:2022.3.25 |
|||
说明:活动发生两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
揭秘“瓶子吹气球”
——观小学综合组科学公开课有感
2022年3月25日星期五上午第一节,平阳育英体校小学综合组组织开展了科学公开课活动,张珊珊老师在六(2)上了一节《产生气体的变化》。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突出关键问题的设计。

虽然综合组人数不多,但各位观摩议课的老师非常认真,发言积极,取得很好的效果。
总之,只要我们真的付出了,真的用心了,就会有所收获,就会有更大的进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