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清银币光绪年造大清银币丁未贰角

(2021-03-10 14:49:09)

大清银币光绪年造大清银币丁未贰角

清标准银币之一。其一套含壹园、五角、贰角、一角等币值。为试铸币,实际未正式流通,亦有说只有壹圆和五角未进入流通者。本品为贰角币,品相完整,包浆染身而正道,铸制颇精,内齿边齿均为规整,无论文字还是蟠龙纹均清晰凸显,可算至少是近未使用品。

    本制式币,非清银币珍品,然,亦非常品。相对而言,其遗存量较为稀少,在清小面值银币中,可谓值得收藏之币。今发此枚小银币,始为博客添加一品种,丰富一二也。

光绪三十三年三月,度支部以“一两银币,与各省旧铸龙圆,重量不同,奏宣以来,外间多以为不便使用。

东西各国通用银币,其形式重大半相类,盖过小则价值太轻,过大则难于携带”等理由,奏请“因民所利,则下令如流水之原,似不如改从七钱二分之制,以便推行如蒙谕允,即由臣部伤令总厂先行试铸,以备应用”

1907年度支部天津造币总厂试铸,未发行,铸额极稀;拍品丝绸状版底细腻洁净,龙鳞满打,齿边锋利,为所见品相之佼佼者,

 

奏准后,造币总厂依此试制通用银币一系列,面额计壹圆、伍角、式角及壹角4种。主币的设计上,仅将丙午“中”字系列外器的水波纹饰缩小,去除部分文字,改岁次为“丁未”及改单位为“壹圆”,此版数量稍多根据光绪三十三年七月初九日(1907817)度支部尚书载泽等《进呈新铸通用银币及议定成色分量章程》奏折所记载,当时呈样币是400套,实际制成者当不止此数。

惟此时主张“两制”的大臣如张之洞、袁世凯纷纷竭力反对。在各方意见不能统一的情况下,原本主币重量定在七钱二分的币制再度搁浅,甚至出现了扭转的情势,光绪三十四年九月颁布上谕“着即定大银币一枚计重库平一两,又多铸库平五钱重银币,以便行使,然而,次月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双双驾崩,“丁未大清银币”成了光绪朝的末代银圆。紧接着主张“两制”最积极的张之洞也在翌年(宣统元年)去世,一两银币的推动后继无人,拉锯多年的“圆两之争”就悄悄地画上了休止符。

物以稀为贵落选才是宝

 

在钱币收藏上有个奇特而有趣的现象,就是样本制作出来而没有获选或批量生产后没有发行而销毁的品种,在若干年后都成了宝贝。也就是说,当初未得青睞的,后来都成为藏家追求的目标,麻雀只只变凤凰。“圆两之争”自从端上台面后,在天子脚下的造币厂受到的影响自然最大,其间所试制的以上这几款龙银,都成了拍卖场上的宠儿,在物以稀为贵的通则下已是千金难求。

“圆两之争”到宣统二年(1910)终于在度支部奏定《币制则例》后尘埃落定:国币单位正式定名为“圆”,但在此之前已制妥的“丁未(1907)与“宣统年造”(1910)系列的“圆制”银币却也未发行当局的想法叫人摸不着头脑。大清银币光绪年造大清银币丁未贰角


大清银币光绪年造大清银币丁未贰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