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银币宣统三年版别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版别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的风格在龙洋系列中独树一帜,因其版本众多,美观而有气势,受到众多收藏家的青睐。清政府于宣统二年(1910年)责令度支部拟定《国币则例》,《则例》规定从宣统三年起开铸的银元取消省名,统一冠以年号,以元为单位。
在清朝时期,货币、纸钞、铜币并行而存,直至嘉庆年间开始发行新式银元,但是光绪年间所铸金、银币更多。并且洋务运动对铸币业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两广总督张之洞于1887(光绪十三年)年率先在英国订购全套造币机,开始了机制银元和铜元的制造。
宣统银币的制作工艺水平非常高,其观赏性也很高。造币总厂还根据《币制则例》规定,于宣统二年试制以圆为单位的大清银币一套。公元1911年(宣统三年)重新制模,试制宣统三年大清银币,主币的蟠龙图案版别非常多,计有长须龙、短须龙、大尾龙、反龙、曲须龙及签字版等诸多不同版别。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共有5个版本:
1,曲须龙(正式版,珍稀品)
2,反龙(试铸样币未发行,珍稀品)
3,大尾龙(试铸样币未发行,珍稀品)
4,长须龙(试铸样币未发行,珍稀品)
5,短须龙(试铸样币未发行,珍稀品)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工艺考究,可见雕刻师已深刻领会东方特有的审美情趣,其龙纹、字体和边花均形制优美,银币整体制作规范,为中国近代机制银币中的巅峰之作。而且它代表中国历史上以“圆”为单位的货币计值体系真正开始推行。虽然北洋机器局和奉天机器局也曾铸行圆、角计值货币,但是并没有与之相符的新货币制度,其结果就是与其他的“七钱二分”纪重银币一样在走传统银两制度的老路。一直到宣统年大清银币,标有“圆”而不再纪重的局面才慢慢打开。清晚期最后一次纷扰的“圆两之争”宣告结束,数百年来以称量白银的纪重时代开始慢慢推出历史舞台。
宣统三年铸行的“大清银币”为一套四枚,分别为一圆、五角、二角、一角,均精美至极,下面介绍一下一圆常见的12版别。
1、宣三带点小点版
龙面英文R后小,字面满文点细长,统点近,接近成等边三角形。龙眼双眼皮,龙尾不出云。
2、宣三带点大点版
龙面英文R后点大,字面满文细长,统点远,龙眼双眼皮,龙尾不出云。
3、普通浅版 统点近
银字不出头,统点近,龙眼双眼皮,龙尾不出云。
4、普通浅版 统点远
银字不出头,统点远,龙眼双眼皮,龙尾不出云。
5、银字出头浅版
银字出头,统点近,龙眼双眼皮,龙尾不出云,圆弧橄榄边齿。
6、龙面圆内齿 无暗记深版
银字出头,龙尾出云长,龙面圆内齿。
7、深版混配双眼皮龙
银字不出头,满文点大,统点远(修模所致,应该是统点近,有些币还留有明显的修模痕迹)龙面圆内齿,龙眼双眼皮,龙脚上有鳞,龙珠旁火焰内有鳞。龙尾出云短,深版直边齿。此版应为修模版,好品非常少见。
8、普通深版左宽齿
银字出头,龙尾出云长,龙面内齿左宽齿暗记。
9、银字不出头 左宽齿深版
银字不出头,满文点大,统点远(修模所致),龙尾出云短,龙面内齿左宽齿暗记。
10、银字不出头 左宽齿深版尾出云长
银字不出头,满文点大,统点远(修模所致)龙面内齿左宽齿暗记
与9版不同之处是尾出云长。
11、银字出头,左宽齿短云深版
银字出头,宣字宝盖头短笔,龙尾出云短,龙面内齿左宽齿暗记。
12、右密齿深版
银字出头,龙尾出云长,龙面内齿右密齿暗记。
钱币收藏价值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
属于什么币种?
当时铸造局发行量?
现存世量?
属于什么版本?
发行背景及历史意义?
备注:收藏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从古至今,钱币收藏价值最主要的一点,一定要分版本。并不是每个钱币都是几十万几百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