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救救我们的孩子——他们幼小的心灵禁不住摧残

标签:
社会心理文化教育杂谈 |
http://s10/mw690/003UOe5Jzy6RlXW3HRf79&690
【楚桐评论】
前天,一个看上去4岁左右的小女孩,手中拿着一条铁链,铁链的一端拖到了脚踝处。旁边是一名看上去30多岁的女子。网友“蘓南”说自己上公交车时看到小女孩围着坐椅跑来跑去,拖着铁链。一个30多岁的女人坐在座位上,叫小女孩坐着不要动。“蘓南”回忆说,小女孩在车上没有穿鞋,当天又下了雨,车上的乘客心疼孩子。坐在女人后面的一位女乘客问了一句,“为什么不给孩子穿鞋子呢?”女人才回答说自己是被家里人打了。
另据4月7日消息,在村民的眼里,12岁的袁健康和他妈妈一样,是个“疯子”。8年来,父亲袁良全为防止孩子乱跑,只要外出就把袁健康与神经病母亲高喜个锁在家里,由于缺乏正常的沟通与教育,小健康至今不会说话,生活无法自理,完全靠父亲照顾。如果渴了,他直接趴泔水桶旁喝水。
多么触目惊心的新闻,多么令人难过的孩子遭遇。他们这种遭遇,除了身体上的伤害,更严重的是心灵上受到的摧残。在当今社会,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类似遭遇的孩子,比如,我们走在街上,不时就会看到乞讨的孩子,卖艺的小孩儿——他们同样衣衫褴褛,有的已经残疾……再联系稍前《失孤》影片映前宣传,王中军与周鸿祎刚刚《失孤》首映式对话共同关注的儿童安全问题,看看我们当今有多少孩子被拐卖……我们可以想一想,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心灵上会出现怎样的问题,对社会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是一个具有优越性的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社会,我也相信,不管社会制度多么优越,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是,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最美丽的花朵,我们该怎么保护好孩子的安全,更重要的是怎么保护孩子脆嫩的心灵不被摧残毁损,应该是我们最为重要的责任。
我们该对孩子怎么做?如果作为一名家长,我们应该学习怎么做好父母,怎么才能恰当的保护好孩子的灵性,包括他们的专注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怎样的安全意识教育和自我安全保护教育,给予孩子哪些方面的适应能力和生活能力教育?如果作为一名社会人,我们对社会上的孩子应该给予怎样的保护?这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我曾经跟许多心理学专家请教过相关问题,包括回龙观医院的心理医生、儿童心理干预专家凌笋昂主任医师,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医学心理学硕士、职业二级心理咨询师张丽女士等专家。他们认为,孩子天生就有灵性。按照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的说法,就是0-6岁是精神胚胎期,有吸收力的心理学,在做创造人的伟大工作。可是我们又有多少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具有这样的境界啊!当我们把孩子都看成独具灵性的小天使,那这个世界的教育也就大大进了一步。保持好孩子的童心和灵性,不要等到几十年后再要寻找“赤子之心”,也就是保持了他们的幸福感,过上幸福无比、尊严快乐的生活。
我们首先应该净化我们自己的心灵。我们的社会需要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大爱之心,有情、有义、有信,形成一种友爱诚信的良性的社会心理生态环境。我们需要自己懂得礼仪,自己很文明,给孩子一个礼仪文明的环境,因之形成他们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尽我们所能,关注弱势群体,让弱势群体的孩子们也能够获得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在这种环境上里成长的孩子,一定不再会受到如此的折磨与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