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观象台---徐家汇气象博物馆

标签:
上海徐家汇观象台 |
分类: 慢游上海 |
上个世纪初,大批的西方传教士涌入中国,当时的徐家汇是江南著名的文化宗教中心,由于传教士的住所附近,地势平坦四周无障碍物,有利于观测工作,加之徐家汇紧邻肇家浜和浦汇塘这两条河流,航运船只可以很方便的抵达黄浦江。鉴于此,传教士们选择在徐家汇开始气象和地磁的观测。
最初的徐家汇并不在现在的气象博物馆(观象台)之处,而是在距离现在观象台100米远的地方,只有几间简陋的平房,仪器也只有几只寒暑表和一两只气压表,后来由于业务的扩大,于1900年建造了现在的观象台,新台建成后业务再度发展,联络网南至马尼拉北到西伯利亚,东到日本西到印度半岛,向中国沿海各地和航行船只发布气象消息,成为远东闻名的气象台。
由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误差,有一秒钟的时间找不到了,图上的老先生们在找那丢失的一秒。
现在的气象博物馆整体使用的是原观象台的建筑,墙砖虽有破损但不影响使用
台风眼,1879年能恩里斯利用简单的观测资料首次画出了清晰的台风眼,这与现在的卫星观测云图的台风眼极为相似,在航海界和商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给徐家汇观象台的风暴预警奠定了基础。
劳神父,在徐家汇观象台的几任台长中
其实播报的时候是站在这里,和对面的天气视屏对手势照着上面的提示念就可以了,完全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复杂,可以说没有难度。
院子里的观测箱
现在气象博物馆只有周六对公众开放,需要在网上预约。
前一篇:由“陆焉识”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