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陆焉识”想到的

(2017-08-11 08:19:05)
标签:

陆犯焉识

归来

分类: 随笔
       最近几天在看严歌苓写的«陆犯焉识»,这部小说曾经被改编成电影,取名“归来”,电影只截取了陆焉识在从服刑的青海逃回上海,还没来得及和妻女团聚即在火车站被警察抓走及以后妻子冯婉喻失忆的一段,小说则从陆焉识的少年一直写到老年,由于陆焉识在少年时帮助了即将被驱赶离开陆家的恩娘(继母)继续留在陆家,恩娘由感激到认识到陆焉识在她生活中的重要性,转而有了控制陆焉识的念头。于是,将自己的亲侄女冯婉喻硬塞给陆焉识做了老婆,也就是恩娘的媳妇,陆焉识由种种不满到无奈接受,新婚第六天还是处子之身的陆焉识远赴美国留学,在美国六年为了抓住这不多的自由,陆焉识没有任何负担没有任何负罪的招蜂引蝶,取得了博士学位以后陆焉识没有采纳导师的挽留,那时的交通远不如现在,从美国回中国要乘一个月的船,陆焉识为即将失去的自由悲哀,于是在一个月的航程中不理睬任何人,沉默着回到了上海。陆续几年虽然无爱,却也和冯婉喻生下了两女一男三个孩子,可是孩子的出生并没有让陆焉识收敛一些,他仍然出行在红男绿女中,即便对冯婉喻在共同生活中有了一丝丝的情义,也被恩娘的尖酸刻薄破坏了,抗战爆发陆焉识随任职的大学迁往重庆,在重庆又与重庆姑娘同居,但是却不想与她结婚,最后以重庆姑娘远走美国而结束了这段恋情。
      在陆焉识的一生中有两个重要的“小人”,一个是“凌教授”,一个是“大卫.韦”,大卫.韦曾经靠着陆焉识渡过了自己在美国最困难的时候,只因为回国后陆焉识不肯把自己的论文借给大卫.韦去应聘,就被大卫.韦怀恨在心,只要有机会绝不放过坑害陆焉识,真是苍天不负有心人,陆焉识终于在1956年的“肃反”运动中被成功陷害,在不知自己犯了什么罪做了什么坏事的情况下被投入监狱渡过了整整二十年,在监狱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在劳动人民都吃不饱的情况下,哪有多余的粮食给劳改犯吃?在青海监狱陆焉识九死一生活了下来,和陆焉识一起被押解到青海监狱的两千多名“囚犯”灾后只剩下了二十几个人,就是在非人的折磨和饥饿中,陆焉识开始一点点的回忆起冯婉喻对他的爱对他的情,渐渐的对自己以前对冯婉喻的“不忠”有了悔意,这种悔意对陆焉识来说真的是一种折磨,日月越久陆焉识越是发现自己其实是爱冯婉喻的,这种悔和爱终于促成了陆焉识的越狱,当他千辛万苦从青海一路逃亡回到上海,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终于看到了冯婉喻和小女儿丹珏及孙女学峰,那一刻任凭老泪纵横,陆焉识压制着自己的感情没有露面,一路上的各种遭遇已经让他知道了,假如他和冯婉喻见面,等待着他的就是毫不留情的无产阶级专政的铁拳和对家属子女的无尽的牵连,见过了心死了,他又踏上了回程在西宁时主动投案自首,并且主动和冯婉喻离婚。直到1979年文革结束,终于回到了上海,见到了心心念念的冯婉喻,而这时的冯婉喻虽然心中永远的爱着陆焉识那个几乎不真实的人,却因为“老年痴呆”而认不出就在眼前的真实的陆焉识了。
      看到这里只感觉心塞、难过和不值,冯婉喻为了一个并不爱她的人付出了一生,在已经不认识任何人的时候,心心念念的只有陆焉识,而陆焉识终于在患难中理解了并爱上了冯婉喻的时候,他却已经永远的无法真正进入冯婉喻的内心了。
      我们每个人在感情的道路上都几乎有一段可以让你刻骨铭心但又充满遗憾的感情,每个人对待这段感情的方式也是各式各样,有的人沉默让那段感情死在心中,有的人激烈反抗,甚至有的人以命相搏,不管用哪种方式最后都发现感情的淡忘和感情的培养是一样可变,唯一不变的是人,当初的激烈当初的心如死灰在自己是疗伤有时在别人便是一种伤害!假如陆焉识在一开始便理解了冯婉喻对他矢志不渝的爱情,假如一开始他便接受了这一份感情,于他自己于冯婉喻都是一个不错的结果,可是造物弄人,人只有经历了各种磨难才体会到以前自己不屑的其实就是自己最需要的,还是不要等到不可挽救的那一天再懊悔,从一开始就学着怜取眼前人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