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轻轻的一挥手,作别成西天的云彩   —— 悼贝娜

(2015-01-16 18:28:57)
标签:

杂谈

http://ww4/large/d5c00fdcjw1eobjdwyp7dj20920cuab3.jpg  —— 悼贝娜" TITLE="轻轻的一挥手,作别成西天的云彩   —— 悼贝娜" />
就这么轻轻的一挥手

再也不能放歌

   继“林妹妹”之后,又一位闭月羞花的“女神”因乳腺癌而离开了凡尘。这个夺走了无数女性的疾病,需要“早发现、早治疗、正规治疗”。

附:

本文节选自《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3 )

1 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以及分类

⑴ 肿瘤筛查,或称作普查,是针对无症状人群的一种人群防癌措施,而针对有症状人群的医学检查称作诊断。

⑵ 乳腺癌筛查是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其最终目的是要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

(opportunisti screening) 和群体普查 (mass screening)2 种。机会性筛查是妇女个体主动或自愿到提供乳腺筛查的医疗机构进行相关检查;群体普查是社区或单位实体有组织地为适龄妇女提供乳腺筛查。

妇女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

⑴ 机会性筛查一般建议 40 周岁开始,但对于一些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 20周岁。

⑵ 群体普查暂无推荐年龄,目前国内开展的任何群体普查均属于研究阶段,缺乏不同年龄成本效益分析的数据,卫生部开展的农村妇女免费乳腺癌检查年龄为 35-65 岁,采用超声检查为主,补充乳腺 X 线检查。

3 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

3.1 乳腺 X 线检查

⑴ 乳腺 X 线检查对降低 40 岁以上妇女乳腺癌死亡率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国外大多数学者的认可。

⑵ 建议每侧乳房常规应摄 2 个体位,即头足轴 (CC) 位和侧斜 (MLO) 位。

⑶ 乳腺 X 线影像应经过 2 位以上专业放射科医师独立阅片。

⑷ 乳腺 X 线筛查对 40 岁以上亚洲妇女准确性高。但乳腺 X 线对年轻致密乳腺组织穿透力差,故一般不建议对 40 岁以下、无明确乳腺癌高危因素或临床体检未发现异常的妇女进行乳腺 X 线检查。

⑸ 常规乳腺 X 线检查的射线剂量低,不会危害妇女健康,但正常女性无需短期内反复进行乳腺 X 线检查。

3.2 乳腺临床体检

⑴ 乳腺临床体检单独作为乳腺癌筛查的方法效果不佳,尚无证据显示该方法可以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率和降低死亡率。

⑵ 一般建议将体检作为乳腺筛查的联合检查措施,可能弥补乳腺 X 线筛查的遗漏。

3.3 乳腺自我检查

⑴ 乳腺自我检查不能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检出率和降低死亡率。

⑵ 由于可以提高妇女的防癌意识,故仍鼓励基层医务工作者向妇女传授每月 1 次乳腺自我检查的方法,绝经前妇女应建议选择月经来潮后 7-10 d 进行。

3.4 乳腺超声检查

可以作为乳腺 X 线筛查的联合检查措施或乳腺 X 线筛查结果为 BI-RADS 0 级者的补充检查措施。鉴于中国人乳腺癌发病高峰较靠前,绝经前患者比例高,乳腺相对致密,超声可作为乳腺筛查的辅助手段。

3.5 乳腺磁共振 (MRI) 检查

⑴ MRI 检查可作为乳腺 X 线检查、乳腺临床体检或乳腺超声检查发现的疑似病例的补充检查措施。

⑵ 对设备要求高,价格昂贵,检查费时,需静脉注射增强剂。

⑶ 可与乳腺 X 线联合用于某些乳腺癌高危人群的乳腺癌筛查。

3.6 其他检查

目前的证据不支持近红外线扫描、核素扫描、导管灌洗等检查作为乳腺癌筛查方法。

一般人群妇女乳腺癌筛查指南

4.1 20-39 周岁

不推荐对非高危人群进行乳腺筛查。

4.2 40-49 周岁

⑴ 适合机会性筛查。

⑵ 每年 1 次乳腺 X 线检查。

⑶ 推荐与临床体检联合。

⑷ 对致密型乳腺推荐与 B 超检查联合。

4.3 50-69 周岁

⑴ 适合机会性筛查和人群普查。

⑵  12 1 次乳腺 X 线检查。

⑶ 推荐与临床体检联合。

⑷ 对致密型乳腺推荐与 B 超检查联合。

4.4 70 周岁或以上

⑴ 适合机会性筛查。

⑵  2 1 次乳腺 X 线检查。

⑶ 推荐与临床体检联合。

⑷ 对致密型乳腺推荐与 B 超检查联合。

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意见

建议对乳腺癌高危人群提前进行筛查 (40 岁前),筛查间期推荐每半年 1 次,筛查手段除了应用一般人群常用的临床体检、B 超、乳房 X 线检查之外,可以应用 MRI 等新的影像学手段。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

⑴ 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 (具体参见附录)

⑵ 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患者。

⑶ 既往有胸部放疗史的患者。

附录:遗传性高危人群

遗传性乳腺癌 - 卵巢癌综合征基因检测标准 a,b

⑴ 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中有 BRCA1/BRCA2 基因突变的携带者。

⑵ 符合以下 1 个或多个条件的乳腺癌患者 c

① 发病年龄≤45 岁;

② 发病年龄≤50 岁并且有 1 个具有血缘关系的近亲 d 也为发病年龄≤50 岁的乳腺癌患者和 ()1 个或 1 个以上的近亲为任何年龄的卵巢上皮癌 / 输卵管癌 / 原发性腹膜癌患者;

③ 单个个体患 2 个原发性乳腺癌 e,并且首次发病年龄≤50 岁;

④ 发病年龄不限,同时 2 个或 2 个以上具有血缘关系的近亲患有任何发病年龄的乳腺癌和 () 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

⑤ 具有血缘关系的男性近亲患有乳腺癌;

⑥ 合并有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的既往史。

⑶ 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患者。

⑷ 男性乳腺癌患者。

⑸ 具有以下家族史:

① 具有血缘关系的一级或二级亲属中符合以上任何条件;

② 具有血缘关系的三级亲属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乳腺癌患者 (至少有 1 个发病年龄≤50 ) ()卵巢上皮癌 / 输卵管癌 / 原发性腹膜癌患者。

注:

a. 符合 1 个或多个条件提示可能为遗传性乳腺癌 - 卵巢癌综合征,有必要进行专业性评估。当审查患者的家族史时,父系和母系亲属的患癌情况应该分开考虑。早发性乳腺癌和 () 任何年龄的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提示可能为遗传性乳腺癌 - 卵巢癌综合征,在一些遗传性乳腺癌 - 卵巢癌综合征的家系中,还包括前列腺癌、胰腺癌、胃癌和黑色素瘤。

b. 其他考虑因素:家族史有限的个体,例如女性一级或二级亲属 <2 个,或者女性亲属的年龄>45 岁,在这种情况下携带突变的可能性往往会被低估。发病年龄≤40 岁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应考虑进行 BRCA1/2 基因突变的检测。

c. 乳腺癌包括浸润性癌和导管内癌。

d. 近亲是指一级、二级和三级亲属。

e. 2 个原发性乳腺癌包括双侧乳腺癌或者同侧乳腺的 2 个或多个明确的不同来源的原发性乳腺癌。

(声明:医学部分来自于http://surg.dxy.cn/article/9789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