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何罪之有?
(2022-03-20 15:01:24)分类: 课堂教学 |
公开课何罪之有?(573)
目前,人们对公开课多有诟病,认为公开课是在作秀,是在表演,是在造假,是在玩弄花拳绣腿,等等。一些人认为公开课罪恶累累,于是声讨、讨伐、炮轰公开课。我则认为,公开课何罪之有?应该炮轰的不是公开课,而是公开课的评价者!
我这里所说的公开课,专指参加省市县各级讲课比赛(或称为优质课评选)的公开课。公开课何罪之有?据我看来,公开课有着巨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有助于推进学科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促使教师探索教学策略方法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第二,有助于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使年轻教师更快、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骨干教师在经受磨炼、锤炼的过程中尽快走向成熟。第三,有助于展示教师的教学风采和独特魅力,唤起教师成长的自信,增加教师的教学智慧,提高教师的教研和科研能力;有助于暴露教师的教学缺陷或不足,找到改进教学的方向和目标。第四,有助于增加教研组的团结,加深同事之间的感情,培植同事之间的友谊,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收获成功、成长的快乐和幸福。
公开课本身有着巨大的作用,为什么人们还要炮轰公开课呢?因为许多公开课存在作秀、表演、造假、华而不实等问题。我不禁追问:执教者为什么会存在这些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掌握公开课评价权的那些评价者!第一,在时间上放任作秀。每次进行优质课评选,一些学科教研员往往提前一、两个月划定几个课题,然后提前半个月确定公开课的内容,有的甚至提前一个多月就已经确定了公开课的内容,这就给公开课的作秀提供了非常充裕的时间,实际上就是放任公开课作秀。第二,在评价上喜好作秀。为什么作秀课能够大行其道?原因就在于评价者喜好作秀。如果优质课的评委不喜欢作秀课,那么教师上作秀课就会得不到好的评价,长此以往,教师也就没有兴趣去上作秀课了。评价者为什么喜好作秀?也许是没有很好地把握新课改的精神,没有很好地掌握新课改的理念。例如,一些评委片面地理解和喜好所谓合作学习,似乎没有分组就没有合作学习,要求公开课必须分组,否则就要扣分;片面地理解和喜好所谓探究学习,似乎没有讨论就没有探究,要求公开课必须有课堂讨论,否则也要扣分;片面追求生成,如果没有生成就不是一节好的公开课,结果逼着教师刻意生成;或者片面喜好互动,要求公开课必须有小品表演等活动,如果公开课不热热闹闹,如果课堂上没有欢声雷动的掌声,就认定为不是一节好课;或者片面喜好用课件上课,如果教师不用课件,或者课件做得不够精美、不够漂亮、不够生动,就认为是一节不好的公共课。如此一来,教师能不作秀吗?
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公开课的作用,解决公开课所存在的问题?第一,在时间上关上作秀之门。在优质课评选时,完全可以采取现场抽签确定讲课内容,抽签后备课半小时或一小时,然后举行公开课的做法。如果这样做,就在时间上关上了作秀之门,教师即使想作秀都不可能。第二,在评价上把作秀拒之门外。在优质课评选时,评委要把握教育教学的本质,吃透新课程的精神,掌握新课改的理念,练就一双识破教师作秀的慧眼,力求真实,反对作秀,坚决把作秀拒之门外。第三,改变学科教研员一统天下的局面。令人奇怪的是,在优质课评选时,都是由长期不在教学第一线的学科教研员担任评委。其实,一节课上的好不好,一线教师最有发言权,应该由一线教师担任评委而不是清一色的教研员担任评委。还有,一节课上的好不好,学生也要有发言权。现在的问题是,公共课为了作秀,忘记了学生,在评价的时候,更没有学生的发言权。应该在一节公开课上完后,由学生评价教师这节课上的好不好。如此,才有可能解决公开课所存在的问题。
充分发挥公开课的积极作用,尽快解决公开课所存在的问题,还公开课的本来面目,是我的期待,相信也是大家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