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4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活动(十三)

(2025-06-06 10:32:31)
标签:

教研活动

教育

分类: 数学教研组

一堂“前n项和”复习课

------数列教学的巧思

本次教研展示课《数列的前n项和(一)》,64日,王丁丁老师以其严谨的设计与创新的探究,为我们呈现了高效课堂的范本。

一、规范奠基:细节处见教学真章

课堂始于无声的规范。从开窗通风营造清新环境,到白板笔、多媒体设备的细致检查;从引导学生齐备书笔工单,到桌椅横竖成线的精益求精——这些看似琐碎的“七步管理”(通风、用具、用品、卫生、桌椅、考勤、问好),实则是构建专注学习场域的关键。当师生互致问好的声音落下时,数学思维的引擎已悄然启动。

二、温故探新:问题链驱动深度思考

复习环节直击核心三问:

1.数列前n项和定义?

2.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3.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简洁的回顾为后续探究铺平道路。例1的设计独具匠心:已知通项公式 an = n  bn = 2n,分别求其前n项和 Sn  Tn

 

问题1的提出点亮课堂火花:“能否以 an bn 为基石,通过四则运算构造新数列?

 

学生思维瞬间活跃,cn = an bn = n2n”这类自然生成的想法,无缝衔接至本课难点——错位相减法。

三、探究升华:错位相减法的智慧拆解

针对学生构造的 cn = n2n 类数列,教师通过两个变形层层递进:

变形1 dn = nqn (q为等比公比)

变形2 en = (an + b) qn (一次式乘指数)

清晰呈现“错位相减法”三步精髓:

乘公比: Sn 两边同乘 q  qSn

错位对齐: Sn  qSn 同次项纵向对齐

相消求和: 两式相减,化复杂和为等比数列和

 

板书设计巧妙运用“思路点拨”,将抽象算法可视化,使学生清晰看到“错位-对齐-相消”的思维路径。

四、综合应用:融会贯通的实战演练

2将探究推向高潮:

已知等差列 {an}、等比列 {bn} 的首项公差公比,求:

(1) 通项公式 an, bn(基础巩固)

(2) cn = anbn,求 {cn} n项和 Sn(综合提升)

此题完美融合等差、等比通项求解与错位相减法应用,检验了学生知识迁移与问题解决能力。

 

五、闭环管理:素养落地的完整链条

课堂尾声同样体现“教育即生活”的理念:

课堂小结: 梳理知识网络,强调错位相减的适用情境与思想本质。

分层作业: “基础作业”巩固公式,“拓展作业”挑战构造与综合应用(高职考考点19)。

离场规范: “七步整理法”(归位、保洁、道别、推椅、整桌、静离、断电)将秩序感与责任感培养贯穿始终。

教研启示:

本节课的精彩在于:

问题驱动: “构造新数列”激发探究欲,使难点学习成为内生需求。

思维可视化: “三步法”板书将抽象运算转化为可操作的思维工具。

全流程育人: 从知识传授到习惯培养,彰显数学课堂的综合育人价值。

这堂课不仅是求和公式的复习,更是一场数学思维与教学艺术的生动展示。它启示我们:精心的流程设计、巧妙的问题链、清晰的思维脚手架,是构建高效深度课堂的不二法门。期待老师们在实践中继续深化对“数列求和”教学的研究,让数学思想在课堂中自然流淌!

附件:

2024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活动(十三)

2024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活动(十三)

2024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活动(十三)

2024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活动(十三)

2024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活动(十三)

2024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活动(十三)

2024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活动(十三)

2024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活动(十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