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4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活动(六)

(2025-04-02 19:44:42)
标签:

教研活动

教育

分类: 数学教研组

教研组博客:聚焦不同情形下的等差数列复习策略

授课教师:潘统超

2025年3月26日

一、高考等差数列命题趋势分析

从近五年高考真题可见,等差数列的考查形式逐渐多样化,分值占比稳中有变:

20-22年:以填空题为主,每题4分,侧重基础公式应用;

23-24年:转向选择题,分值略降(2-3分),但更注重灵活变形能力;

25年预测:可能结合递推关系或与其他知识点(如对数、分式)综合命题。

教学建议:夯实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的基础推导,强调“定义优先”的解题思维;加强递推型等差数列的训练,培养学生构造变形能力。

二、典型例题解析与易错点突破

例题1(基础题型)

题目:已知数列{a}中,a=1,a=a+lg2,求通项公式。

对策:强化公式中“项数=末项序号−1”的记忆,辅以变式练习。

典例3(递推构造型)

题目:a=1,n·a=(n+1)a +3n(n+1),求a。
教学关键:引导学生观察系数,通过变形构造新等差数列;强调“化归思想”,将复杂递推转化为标准等差形式。

三、复习策略与作业设计

1. 方法提炼

基础题:直接用公式,注意项数、公差的准确提取;

递推题:通过除法、换元等手段构造等差数列;

综合题:结合累加、累乘或与等比数列对比分析。

2. 作业设计

课后巩固:完成导学案中的递推型等差题目,重点训练构造能力;

拓展提升:收集并对比等差、等比数列的综合应用题,总结解题框架。

四、结语

等差数列是高考数列专题的核心考点,其命题从单一公式应用转向综合能力考查。教学中需以“定义”为根,以“变形”为枝,以“应用”为叶,帮助学生构建系统思维。教师可借助历年真题,设计梯度练习,助力学生突破思维定式,稳拿数列高分!

深耕定义,巧用变形,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附件:

2024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活动(六)

2024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活动(六)

2024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活动(六)

2024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活动(六)

2024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活动(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