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4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活动(二)

(2025-03-09 19:11:17)
标签:

教研活动

教育

分类: 数学教研组

主题:三角函数最值问题的教学探究

2025年2月26日

        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是高中数学的重难点之一,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其核心在于灵活运用三角函数的性质与变形技巧,结合函数有界性、换元法、导数等工具求解极值。林倩倩老师结合教学实践,分享几点策略与思考。

        一、紧扣有界性,夯实基础
        正弦、余弦函数的有界性(如sinx≤1sinx1)是解决最值问题的基石。教学中需引导学生识别题目中的三角函数结构,将其转化为单一三角函数形式,直接利用有界性确定范围。例如,形如y=Asinx+By=Asinx+B的函数,最值可直接由A+BA+B−A+BA+B得出。

        二、典例剖析,提炼通法
        通过典型例题(如复合型函数y=sinx+cosxy=sinx+cosx的最值),渗透化归思想。例如,引入辅助角公式将其化为y=2sin(x+π4)y=2sin(x+4π),凸显有界性的应用。教学中注重步骤拆解,强调“变形—定界—求值”的思维链条。

        三、分层训练,突破难点
        课堂练习应梯度设计:基础题巩固单一函数最值(如y=3sinx−1y=3sinx1),综合题融入参数讨论或实际应用(如含系数的二次三角式)。当堂训练设置选项辨析(如选项A、C的常见干扰),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归纳题型与通法,对比不同解法优劣。课后布置专项训练(如专题17解答题1-8),强化变形技巧与分类讨论能力,同时关注易错点(如忽略定义域限制导致最值错误)。

        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既是数学思维的试金石,也是提升学生分析能力的契机。教学中需以生为本,通过“精讲—精练—精评”的闭环设计,助力学生突破瓶颈,提升核心素养。        

        五、评课议课:黄伟伟、黄宠旭主评

      

附件:

2024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活动(二)

2024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活动(二)

2024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活动(二)

2024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活动(二)

2024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活动(二)

2024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活动(二)

2024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活动(二)

2024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活动(二)

2024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活动(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