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谱】贝多芬《G大调第十六钢琴奏鸣曲》作品31第一首【PDF文件/24页】

标签:
古典音乐钢琴贝多芬乐评乐谱 |
分类: 贝多芬乐谱 |

1802年,贝多芬完成了编为作品31的三部钢琴奏鸣曲(第十六至第十八)。这是三部各具特色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的钢琴音乐越来越个性化和新颖化。彼时贝多芬曾表示“对过去的作品感到不满意,今后要朝新的方向进行。”因而处于过渡期的这三部钢琴奏鸣曲表明贝多芬逐步拥有了巨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创作的自由之路上正走向辉煌的巅峰。
《G大调第十六钢琴奏鸣曲》作品31第一首,富有天真烂漫的性格,技巧华丽,又不乏宏伟磅礴的气势和惯有的英雄情结,戏剧性对比十分出色。
第一乐章,活泼的快板,奏鸣曲式。呈示部第一主题由快乐的下行音符起步,引出坚定的和弦顿音,二者以不同的力度和音区多次展示,交织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热情。第二主题带有鲜明的民间特色,低音伴奏极富动感,高音旋律明朗率直,情绪欢快,并有一段转调扩充。随后在第二主题动机节奏的基础上呈示部结束,双呈示部后进入展开部。展开部着力变化第一主题。先是以强弱对比的方式不断强调和弦顿音动机,后又大幅度铺陈下行音符动机,形成铿锵激昂、翻江倒海之势。平静后又出现微弱的钟声,展现出一个遥远的境界。再现部简要重现呈示部内容,情绪上更加趋向英勇慷慨。尾声再次涌现热烈的第一主题动机,最后在一系列休止中优雅结束。
第二乐章,温雅的柔板,三段曲式。第一段在低音断奏之上,高音区以颤音开启了优美的歌谣主题,犹如花腔咏叹调般的炫丽。这个主题第二次呈示时先在低音区流动,高音区以装饰琶音对应,随后高音区接奏。接下来是断奏动机登台,经历几次调性转变,过渡之后歌谣主题变奏重现,轻盈如繁星点点闪烁在夜空。第二段主题色彩转暗,似有乌云遮掩,周遭一片朦胧。突发的强奏和敲击结合快速音符流动,带来了一丝不安和慌张。第三段阴霾散去重归晴朗,变化重现第一段歌谣主题,更多的装饰音加入散发出华美的光芒。尾声再次出现颤音,继续着歌谣主题的动机扩展,最终平静结束。
第三乐章,回旋曲:小快板,回旋奏鸣曲式,结构为ABACABA。呈示部主题A又如一首民间小调,纯朴柔和之中含有一些诙谐。类似第二乐章的写法,主题A第二次呈示时也在低音区流动,高音区以装饰琶音对应。主题B由密集的三连音曲调构成,展示出奔腾的动力。随后在主题A第一次重现时,这个三连音动机又在低音部陪伴,构成和谐的重奏。展开部有两个曲调:主题A以卡农结构进行变奏,主题B以转调方式进行变奏。二者鲜明地穿插展示,互为补充,造就了蓬勃的气势。再现部主题A和主题B变化重现,由于移高了曲调显得音色十分亮丽。尾声主题A动机渐渐延缓下来,随即在低音部产生颤音,极速渐强后热烈结束。
==========
下载地址: (访问密码:626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