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2/large/d43b0d46jw1exr2qdc6j9j20gm0jg40n.jpg——读范小青《我在小区遇见谁》" TITLE="无人区的荒诞剧 ——读范小青《我在小区遇见谁》" />
无人区的荒诞剧
——读范小青《我在小区遇见谁》
贺绍俊
范小青对日常生活的荒诞性特别敏感,她以一种活泼机智的叙述将这种荒诞性表现出来,让我们在轻快的氛围中进行深邃地思考。本文对其短篇小说《我在小区遇见谁》进行分析,以此来探讨范小青小说中的荒诞性。
范小青这回玩荒诞玩得更大啦,她让一个代理公司的年轻人去一个住宅小区里访问客户。年轻人走进了好几家住宅,与客户的交谈真是有声有色、妙趣横生。但当年轻人兴高采烈地回到公司交差时,却被告知,他访问的小区是一个无人区。难道年轻人在小区里碰见的都是鬼魂吗?还是他的幻觉来了?这就是范小青在短篇小说《我在小区遇见谁》(《作家》2014年第5期)里给我们讲述的荒诞故事。
范小青对日常生活的荒诞性特别敏感,她以一种活泼机智的叙述将这种荒诞性表现出来,让我们在轻快的氛围中进行深邃地思考。范小青的小说灵感几乎都来自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活小事,她不仅将这类小事编织出好看的故事,而且能从这类小事中发现生活的哲理。范小青在这类城市生活的小说中试图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城市伦理。2012年的《短信飞吧》(《作家》2012年第4期)就是从手机短信入手结构的一个故事:在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因为发短信,引发了相互之间的误会、猜疑和矛盾,他们的仕途也由此而受到了影响。现代高科技使人与人之间的通讯变得越来越便利,然而人心之间却反而更有隔膜,范小青在一种戏谑的叙述中揭示了城市的这一悖论。范小青也是一位现实感非常强的作家,她每年都有数个短篇小说发表,取材基本上来自现实,她的现实感带有较强的批判性,她将这种批判性转化为一种荒诞性,在她的笔下,我们的现实充满了荒诞性,而这种荒诞性正是现实问题的症结。范小青的另一个短篇《五彩缤纷》(《长江文艺》2013年第11期)则是讲了一个买房子的故事。住房问题是牵动每家每户神经的大问题,当它成为一个大问题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荒诞性了。一对年轻夫妇因为要生小孩了才不得不去买房,买房有各种手续,一对夫妇在办各种手续中遇到了各种荒诞的事情,令人啼笑皆非。
荒诞性本是现代派小说的审美特征之一。荒诞意识表达的是人类生存终极目的的困惑。现代派作家通过非理性的极度夸张的形式,将现实与非现实糅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一种荒诞的效果,以此达到他们对于理性主义的强烈质疑。但尽管现代派强烈质疑貌似合理的理性现实,却只是停留在质疑上,因为他们并不能够也不愿意给现实指出一条光明的途径。因此在现代派那里,荒诞是与非理性密切相连的,他们以非理性的方式表达了他们的内心困惑。但是对于范小青来说,她的荒诞性并不是因为她的困惑,而是因为她的发现。她发现这个世界充满了荒诞性,荒诞性也许说明了世界变化得太快,也许说明了美好的事情发生了错位,也许说明了人与物还很不和谐,等等。就比如这篇《我在小区遇见谁》,暗含着多重的荒诞性,而每一重荒诞性都会引起人们对于城市情感萎缩的思索。